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城市基层党建

庐江县东顾山街道晨光社区:推广“窗帘之约” 织密党群“暖心网”

发布日期:2025-09-05信息来源:庐江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张钰茹】


庐江县东顾山街道晨光社区党委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线,以“窗帘之约”为服务抓手,聚焦“一老一小一残”特殊群体,通过建强组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为特殊群体筑牢民生保障防线。

建强组织体系,夯实“窗帘之约”红色根基。社区党委坚持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构建“党委统筹、支部牵头、党员带头、志愿参与”工作架构。组织83名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组建晨议时光、晨彩育梦、银发屋、晨心4支专项服务队,明确“监测、服务、应急”职责定位;组织参与“窗帘之约”线上专题培训,帮助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依托“网格化+党员联户”机制,精准摸排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159人,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对6户重点对象实行“红、黄、蓝”分级管理,落实“一人一档、党支部书记包联”制度,精准匹配需求、靶向开展帮扶。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联动4个小区服务站设“窗帘之约”服务岗,推动服务力量下沉一线,实现与群众“零距离”对接,筑牢组织服务根基。

整合多元资源,拓宽“窗帘之约”服务半径。社区党委打破资源壁垒,激活内部志愿力量,银发屋服务队每月20日开展常态化义剪,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为行动不便对象上门服务11次;晨心服务队依托“印象晨光”品牌,开展老物件展、集体观影等文化活动,同步提供养老认证、卫生清洁、代缴费用等便民服务,累计服务超80人次。深化“四联四定”机制,联合县中医院义诊队定期开展健康监测,协调老年食堂提供送餐服务,联动维修驿站排查居家安全隐患,构建覆盖生活需求的“15分钟服务圈”。通过“板凳会”“一线为民办实事”“晨议时光”等载体,组织党员群众共商服务优化方案,已解决特殊群体“急难愁盼”问题7件,推动“窗帘之约”与为民办实事工作深度融合。

创新治理机制,提升“窗帘之约”民生温度。社区党委构建“监测+激励+关怀”闭环治理体系,针对6户重点对象推行“智能+人工”监测,加装智能烟感报警器,落实“每日窗帘观察+每周上门走访”制度,明确“10分钟初步响应、1小时现场处置”标准,累计解决用水故障、设备失灵等问题5件,确保服务高效响应。制定《爱心积分管理细则》,志愿者积分可在“社区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累计兑换186分;同步开展“星级志愿者”评定,带动32名居民加入志愿队伍,激活多元共治活力。为6名特殊对象建立“情感需求台账”,通过“心愿清单”兑现、“陪伴结对”帮扶强化情感陪伴,累计开展服务37次,推动服务从“保基本”向“暖心窝”升级,让“窗帘之约”成为党群连心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