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瑶海区方庙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持续深耕辖区党群服务阵地建设,通过拓展服务功能、优化服务体验,以“新场景”激活居民“新生活”,全面构建便捷、优质、温暖的社区生活服务圈,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阵地功能“综合化”,织密党群“服务圈”。突出阵地布局体系化,综合考量各社区区位特点、服务半径、覆盖人群等现实因素,整合物业办公用房、小区架空层、闲置用房等现有资源,建设28个党群服务中心(站),实现辖区54个小区、5个专业市场、2个重点楼宇全覆盖。每个阵地均配备微波炉、应急药箱、雨伞等便民设施,统一规范外观标识、基础功能、上墙制度等标准,提升党群服务阵地辨识度和规范性。聚焦“党务+政务+社会+文化”四大服务场景,科学划分红色教育、文体活动、协商议事、休闲阅读五大核心区域,配套设置读书角、便民代办、物业经理接待室、“好好说”矛盾调解室、党员活动室等功能空间,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让居民在党群服务站内即可办理基础事务、参与文化活动、解决小区难题,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
阵地项目“多元化”,打造党群“互助圈”。将党群服务站作为凝聚群众、服务邻里的“红色根据地”。充分发挥老城区人缘熟、资源广的优势,挖掘小区能人70余人,组建“接地气、能干事”的核心志愿服务队伍,对接非公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等多方资源,形成“党员带头、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服务模式,相继培育“健康同行”“磨刀助邻里”“益路童行”“红扳手·帮邻修”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10个,服务范围涵盖健康关怀、助困帮扶、便民维修、党群议事等居民高频需求领域。制定项目服务日历,结合居民诉求,开展关怀慰问、圆梦微心愿等24场,覆盖新就业群体、困难儿童等200余人,常态化组织开展磨剪戗刀、健康义诊、爱心理发、便民维修等“家门口”服务活动93场,惠及群众4000余人次。结合服务项目,推动党群服务从“普惠供给”向“精准对接”深化转型。
阵地活动“亲民化”,构建邻里“朋友圈”。以“文化聚民心、活动促融合”为目标,依托党群服务阵地搭建文化平台,通过丰富供给、培育队伍、打造品牌,推动社区文化从“单一活动”向“氛围营造”延伸。深入推进党群服务阵地亲民化改造,灵活运用党群服务中心“站”现有空间,因地制宜增设舞蹈室、歌唱室、模特室、乒乓室等专属功能室,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固定场地,实现周周有计划、天天有活动。支持居民组建梦想合唱团、时装模特队等文体组织,引入辖区学校、社会组织等资源,为群众文体组织提供专业指导和设备支持,累计开展自主文体活动70余场。扎实推进“一居一品”建设,打造“邻里一家亲”、睦邻香格大舞台、我们的节日等6个活动品牌,开展“七一”红色故事会、全民健身运动会、趣味乒乓小课堂等党群活动200余场,参与群众超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