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阳区始终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线,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注重多元共治、坚持为民服务,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指数。
抓组织、强引领,构筑“全域覆盖”组织体系。将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根本前提,着力锻造坚强组织核心。全面推进小区(片区)党组织建设,组建569个小区(片区)党组织,精心选派557名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信赖的党员社区工作者担任党组织书记,实现“党组织建在家门口、作用发挥在眼前”。坚持“因地制宜、按需设置、合理布局”原则,按照“一区域一组织”,在主次干道、商务楼宇、商圈市场、沿街商铺、背街小巷等区域划片成立20个街区党组织,不断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重视社区和小区党组织书记“关键少数”的选拔培育与能力提升,常态化开展社区书记“亮晒比武”、“幸福邻聚力”小区书记风采展示、“开讲啦”书记沙龙等系列活动。今年以来,190余名书记参评,12名书记被纳入区级“善治书记库”,有效激发基层带头人队伍的履职热情与创新活力。
聚合力、添动能,打造“多元共治”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党组织协调各方作用,整合各类治理资源,构建多元协同、良性互动的治理共同体。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常态化开展“一线为民工作法”,组织党员干部进社区、访企业、走村居,精准掌握企情民意,现场协调解决矛盾困难,引导群众有序参与自治。今年以来,累计走访接待群众1100余人次,协调解决非机动车乱停放、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关键小事196件。健全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广泛吸纳驻区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商区域发展、共解治理难题,创新运用“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工作模式,促进各类优质资源和服务力量持续向基层社区下沉。今年以来,梳理老旧小区改造、居家养老、社区便民服务等120余项民生诉求并纳入“三张清单”。鼓励党员骨干、热心居民等加入“庐州街坊”“巷导”等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其发挥专业特长,深度参与社区服务、矛盾调解、环境优化等工作。截至目前,累计组建志愿服务队90余支。
建阵地、优服务,提升“惠民利民”服务水平。将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精准高效、温暖贴心的服务回应百姓期盼。严格按照“八有八建”标准,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聚焦实用”原则,高标准统一建设388个党群服务阵地,精心设置科普图书馆、党员加油站、“歇歇角”红色驿站等特色功能区域,提升阵地吸引力、凝聚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以“有事好商量”“暖心党群议事会”“街巷议事会”等协商议事平台为抓手,针对居民急难愁盼问题,采用“询需、询难、询计、询效”的“四询汇良策”工作法,每月初汇聚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法律专业人士等多元主体,确保群众诉求有回应、困难有帮扶。今年以来,通过协商议事成功解决充电桩建设、楼道疏通等民生关切问题510余件。聚焦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常态化开展“修鞋配钥匙”“义剪义诊”“血压测量”“中医推拿”“四点半课堂”等系列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将温暖关怀融入日常、做在经常。今年以来,累计服务居民群众近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