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瑶海区大兴镇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培育特色化服务队伍,以组织优势激活治理效能,探索出一条“党建领航强根基、队伍赋能激活力、民生受益增福祉”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组建特色队伍,靶向对接多元需求。立足辖区老旧小区多、居民服务需求多元的实际,以“精准匹配需求”为导向,精心组建两支特色服务队伍,为基层治理注入红色动能。“夏大姐帮帮团”以有着丰富社区工作经验的夏翠平、夏英云等5名党员为核心带头人,按照“矛盾调解、助老扶弱、政策宣传”三大职能细分服务小组,实现“群众有需求,队伍有响应”。在日常服务中,帮帮团成员带着“热心、耐心、细心”走家串户,既能在政策宣传时用“家常话”解读惠民政策,也能在邻里产生分歧时用“同理心”化解矛盾,成为居民身边的“贴心人”。针对居民反映集中的水电维修、家电故障等高频诉求,发掘水电工、维修工等能人巧匠,组建“社区工匠”队伍。依托“大兴焕新周日同行”常态化行动,两支队伍带头参与小区环境整治、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等工作,形成“1+1>2”的服务合力,让基层服务更精准、更高效。
打造闭环模式,提升为民服务温度。构建“群众点单、党组织派单、队伍接单、群众评单”的四步闭环服务机制,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通过日常走访、居民微信群反馈等渠道,实时收集群众需求,建立“民生需求清单”,确保服务靶向对接群众诉求。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夏大姐帮帮团”专门建立“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开展“每周敲门”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提供代购药品、陪同就医、课业辅导、心理慰藉等帮扶服务60余次。“社区工匠”队伍接到派单后,严格遵守“24小时响应、3个工作日办结”的服务承诺,用专业技能解决居民难题。今年65岁的“社区工匠”王传龙,在每次“大兴焕新周日同行”活动中,不仅免费为居民上门维修小家电,还主动化身“安全宣传员”,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家电日常保养知识与安全用电注意事项,手把手教老年人排查电器隐患,用“匠心”传递党的温暖。
长效赋能保障,激发服务内生动力。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特色队伍固定服务站,将其打造为队伍集结、政策学习、民情会商、便民服务的“红色枢纽”。服务站内配备维修工具、政策宣传资料、应急药品等物资,既为队伍开展服务提供坚实保障,也让居民“有事能找到人、有需求能有回应”,筑牢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同时,推行“星级党员志愿者”评选制度,结合服务质量、群众评价等维度树立先进典型;建立“服务时长兑换”机制,志愿者可凭服务时长兑换生活用品、家政服务、免费维修等福利,双措并举进一步激发队伍成员的服务热情与内生动力。截至目前,两支特色队伍累计开展服务200余次,解决群众诉求18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60余起。(叶高青、谢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