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瑶海区嘉山路街道以党建引领,严格对标“街区党建十个一”工作指引,从机制建设、队伍整合、服务优化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持续为城市精细化治理聚势赋能,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强化组织引领,把支部建在街区一线。街道结合地理布局、人口密度与管理难度等要素,科学划定管理网格,重点聚焦嘉山路北段,成立功能型街区党支部,打造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的治理枢纽。由街道班子成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吸纳城管、市监等职能部门人员进入支部,并广泛吸收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和社会力量参与,构建起“核心引领、多元协同”的治理新格局。推行“街区议事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明晰权责,并通过实地走访、发放党群联系卡等方式,畅通支部与居民、商户的沟通渠道,做到需求第一时间响应、近况常态化了解、困难精细化解决。
推动力量融合,将资源汇聚治理前沿。积极践行“多元共治”理念,整合辖区各类治理资源。组建“嘉山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4支,发动30名党员带头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引导等活动7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选聘12名熟悉社情民意的“红色小管家”和热心居民担任街区巡查员,每日开展动态巡查,累计发现并上报问题9条,筑牢基层治理“前哨”防线。联动瑶海区纪委监委、区烟草局、科技农商行等5家共建单位,开展共驻共建活动21次,为商户提供政策咨询、健康关怀、综合治理等服务20次。依托“周四来说事”“楼栋微信群”等平台,累计动员50余名居民参与治理,收集意见建议13条,形成“党员带头、管家巡查、单位支持、居民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实现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共治”的效能跃升。
聚焦服务实效,以行动回应群众关切。紧盯民生痛点难点,扎实开展“我在街区办实事”系列专项行动。创新运用“查、治、固”三步工作法,联合多部门精准治理突出问题,累计清理卫生死角7处,整治“僵尸车”20辆、违规摊点11处,规范共享单车停放300余辆,并建立“日常巡查+定期回访+群众监督”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效。深入开展“民生安全守护”系列行动,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排查商铺用气用电安全隐患,协同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检查,通过“政策宣讲+现场抽检”提升商户主体责任意识。积极搭建共治平台,发动党员经营户、商铺志愿者设立“暖心坐标”便民服务点,为居民、外卖骑手等提供饮水、应急药品等暖心服务,推动更多商户、群众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持续激发街区共建共治共享活力。(邓雪芹、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