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城市基层党建

蜀山区琥珀街道北苑村社区:三措并举,筑牢党建+养老幸福基石

发布日期:2025-10-21信息来源:蜀山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杨文君】


近年来,蜀山区琥珀街道北苑村社区以“红纽带”党建品牌为核心,以“三微三化”为抓手,深化“党建+养老”项目化认领服务,将“门铃计划”暖心成效融入日常,成功摘得“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

建强“微队伍”,让守护服务“常态化”。北苑村社区以“红纽带”党建品牌为牵引,精准对接老年群体需求。由党员骨干带头,联合退休党员、热心居民,组建“爱暖夕阳探防队”“义诊先锋服务队”“应急响应小分队”等19支、总计263人的“微队伍”。这些微队伍以“门铃计划”为根基,将单一“安全问安”升级为全方位“常态守护”,与辖区30户独居、空巢老人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制定《常态化服务清单》,把“每日按门铃、每周上门访、每月办实事”固化成日常。运行至今,微队伍累计上门探访超1044次,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代买降压药等急需物品30余次,陪孤寡老人聊天解闷超1566小时,为高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32场。门铃声,不仅是老人安全的“信号铃”,更是送服务上门的“暖心铃”,微队伍让“为民服务”走出会议室、走进老人家中,也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全员护老”的常态化服务经验。

攻坚“微项目”,让治理服务“精细化”。针对老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社区以“党建+养老”项目化认领为载体,通过“门铃问需+入户走访”,梳理出适老化改造、银龄课堂、助餐助医等20余项老人“急难愁盼”项目,由共建单位、党员干部、志愿者团队主动认领、包干落实。针对行动不便老人,快速落地“居家安全改造”“你呼我应24小时守护”两项微项目,党员志愿者上门评估,协调资源为30余户老人安装扶手、防滑垫和SOS呼救证,累计响应老人紧急呼叫78次;针对“数字鸿沟”,同步推进“智能手机教学”微项目,定期开设银龄课堂,由年轻党员手把手教学,截至目前已开设24期,210余名老人掌握视频通话、线上挂号等技能;针对“吃饭难”,精准响应“暖阳计划”,爱心企业每周为辖区50余名高龄失地农民免费发放爱心包子或馒头。精准落地的“微项目”,既靶向施策到老人需求“痛点”,也为社区探索出“需求收集—项目拆解—资源认领—效果反馈”的精细化治理经验,让社区养老服务从“普惠式”升级为“定制化”。

搭好“微联盟”,让品牌服务“特色化”。为放大“红纽带”党建品牌效应,社区牵头整合辖区31家医院、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组建“养老服务微联盟”,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养老合力,让“党建+养老”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目前,北苑村依托微联盟,已形成固定服务体系。每日“膳食相伴”,为辖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半价午餐;每周“北苑义剪”和“暖阳计划”,累计为老人提供便民理发3510余次、发放爱心餐363余份;每半月有“义诊先锋”,医护志愿者入户为老人测血压、血糖60余人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08场;每季度有“耆乐生日会”,逢佳节有“耆英笑佳节”活动。从单一节日慰问到项目化、常态化服务体系,微联盟让“红纽带”党建品牌走出社区、联结社会,成为服务老年群体的“金字招牌”,也总结出“资源整合、多方联动、特色服务”的品牌建设经验,进一步推动党建品牌特色化发展,让敬老爱老的暖流在社区内外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