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巢湖市天河街道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通过织密组织体系、建强骨干队伍、深化多元共治,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织密组织体系,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推行“支部建在小区里”,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自治”原则,科学设立小区(片区)党支部36个,选优配强小区(片区)党支部书记,将党组织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强化党组织联建共建工作,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党员负责人等进入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构建“事情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区域治理共同体。打造“党群服务圈”,整合提升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引入社保、民政、司法等公共服务事项,拓展“红色物业”“暑期托管”“老年食堂”等特色服务,累计服务超11500人次,使其成为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暖心家园”。
建强骨干队伍,锻造基层治理“生力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担当作为、群众信赖的基层治理骨干队伍,高标准完成社区“两委”换届,实施“名书记”培育工程,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锻造基层治理“名队伍”。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配备社区工作人员144人,落实“四级十二档”薪酬待遇,2025年以来开展业务技能和群众工作能力培训10场,持续提升专业化水平。打造网格治理生力军,建强“网格党小组+红色小管家+党员志愿者”微治理队伍,招募红色小管家47人,广泛动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参与网格服务队伍,促进组织生活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党员活动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
深化多元共治,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打造开放式“议事长廊”,通过“居民提、党员收、组织议、部门办、群众评”的闭环机制,2025年以来共收集群众反映意见25条,现场为居民解答疑惑19条,其余6条已纳入办理计划并有序推进,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针对物业纠纷、停车难、垃圾分类等难点痛点,构建基层党组织牵头,业委会、物业、驻区单位、居民代表等参与的“多方协同机制”,合力攻坚,2025年以来,累计解决邻里纠纷、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关键小事”200余件,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服务品牌,着力开展“幸福来敲门”孤老关爱行动、“四点半课堂”五彩假日托管服务、“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等特色便民服务,2025年至今累计服务超过500人次,有效破解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的难题,把服务主动、精准、深入地送到群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