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烟墩街道是滨湖新区建设的启动区、核心区,街道始终坚持“稳”字为基、“快”字当头,先后共拆迁各类房屋面积近500万平方米,涉及群众约6万人,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先后平稳安置了滨湖家园、滨湖和园、滨湖欣园、竹园、顺园、桂园、菊园7个回迁小区,安置人口近5.3万人。近年来,烟墩街道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四心”服务,切实提升回迁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党建引领聚民智,志愿服务“暖心”。依托楼栋党建、党建联席会议、楼栋居民议事点、“两应”党建服务站等党建阵地,结合社区党群家访、党群活动等服务活动,重点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环境、高空抛物、文明养犬、青少年教育、小区治安等“需求清单”,强化社区党组织作用,孵化培育小区环境治理和公共安全等志愿服务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党群服务。
滨湖家园小区在一批老党员的带领下,成立钉管家、亲管家、安管家、红管家“四管家”志愿服务队伍,分别负责维护小区及楼栋公共设施与环境,调解邻里矛盾、弘扬孝老爱亲,小区安全巡逻,红色主题宣讲、健康文体活动等常态化管家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居民便民利民服务进楼栋、入家庭。
黄守才是滨湖家园社区钉管家志愿服务队成员,在接到1号楼13层居民的维修需求电话后,他从自己施工队带来了维修工具和材料,第一时间到住户家中查看漏水原因和漏水点,按照住户的要求在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成功把漏水点修补牢固。在志愿服务的同时还积极调解13层漏水影响到12层住户的生活纠纷,在钉管家的调解下,两户居民也就损失赔偿达成协议,握手言和。从接到居民反映到妥善解决问题,钉管家前后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居民纷纷称赞:“社居委给我们找的管家真是太贴心啦,兑现了‘居民少跑路、问题快解决’的承诺!”
2008年,在田里劳作了一辈子的黄家桥,和老邻居们一起,回迁搬进包河区烟墩街道滨湖家园社区。不久后,黄家桥就发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小区里的公共设施部分损坏,绿地里时常可以见到丢弃的废旧家具和装修木板。与其费劲寻找废品的主人,不如将它们再利用,就这样,“缺胳膊少腿”的烂桌椅、过时丢弃的旧家具,甚至装修后被视作废品的零碎木板,在黄家桥眼里都是宝贝,一把跟随了他20多年的老铁锤,是他化废为宝的“神器”,叮叮当当着,小区里歪斜的座椅、花架又恢复了原状,装修木板锯锯、钉钉,正好修补缺损的桌椅腿,这一做,就是12年。
文化场馆促和谐,书香满园“养心”。街道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站、妇幼之家等网点优势,大力推进回迁小区文化场馆建设。目前已在回迁小区建成舞蹈室、书法室、农家书屋(图书馆)、法治文化广场、志愿服务广场等各类文化场地,全年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文艺汇演、送戏下乡、老年书画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0余次,惠及居民约5万人次。
位于顺园小区的烟墩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悦·融书房城市阅读空间已全面建成对外开放,总面积约2400㎡,内部藏书15000余册。阅读空间共有三大区域、12处主题功能室,包括党政廉政建设阅读,文创展区、国学教室、儿童绘本区、小剧场、非遗展厅等,在阅读的同时,满足周边居民的文化生活。书房采取“线下书房+线上直播”的方式向居民展示,实行“图书馆+书店”模式,纳入市图书馆联盟,与其他成员馆统一业务平台,一卡通用,通借通还,极大地调动了居民读书的积极性,让书香每时每刻都触手可及。
小区治理有一套,提档升级“安心”。坚持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聚焦回迁小区停车、活动广场、安保等居民关心的问题,建立“一居四会”“两长多员”等居民共商议事制度,搭建“融洽感情、互帮互助、共治共享”的沟通交流平台,建设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服务优质的回迁小区,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滨湖顺园小区于2018年元月回迁安置,是安徽省目前体量最大的回迁安置小区,拥有住宅房屋9900套,涉及回迁人口近2万人,为加强居民防范意识,共同营造平安社区,由社区牵头联合社区民警和物管中心项目部共同组成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同时建设平安工作驿站、建立机动巡逻队,在小区出入口实施车辆识别道闸系统、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尤其是人脸识别系统与公安网连接,可以杜绝回迁小区陌生人随便进入的弊端,保证了小区居民的安全感。
去年三月份,滨湖顺园小区居民孟先生与家人高高兴兴入住到新房。可很快孟先生发现,因为装修过程操作的失误,阳台污水管被堵塞,洗衣机排出的水,总会漫出来,弄脏阳台,他试图从楼下邻居家里,打通被堵塞的水管却未能如愿,由于沟通方式有误,两家人最终从邻居走向了“对立面”。
顺园小区楼栋党小组长王义贵发现问题并及时向社区党支部反映了情况。社区党支部委员黄业春和楼栋党小组长王义贵、居民调解员聂尔顺、物业管理人员一同上门,详细了解邻里纠纷始末,通过大家再三推心置腹的沟通,孟先生与楼下邻居,认识到自身不足,主动各退一步,最终达成一致,长达两个月的“僵持”瞬间和解。大家临走时,孟先生激动地说道,“非常感激社区党支部的帮助,让他节省了原本上千的维修费用,还不用和邻居‘闹翻’”。为此,他们第二天给社区送去了 “心系居民办实事,办事认真效率高”的锦旗。
睦邻服务好帮手,柔情关怀“舒心”。建立健全社区、小区、网格、楼栋四个层级的治理体系,调整优化社区网格设置,变多种网格为社区治理“一张网”,明确网格长、网格员,形成小区治理、文明创建、生态环保等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做好睦邻服务好管家,提升回迁小区服务管理效能。
滨湖欣园小区根据百姓需求建设睦邻中心,总占地4100平米,设置“一馆六坊”即“好邻好友”社区生活馆,悦邻坊、友邻坊、美邻坊、惠邻坊、睦邻坊、颐邻坊,为辖区居民提供“棋牌休闲、戏剧欣赏、医疗保健、喘息服务、助浴助餐”等特色服务。其中,“喘息服务”是全省率先开启探索模式,为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提供日常生活短期照料、卧位护理、心理疏导、营养助餐等服务,让老人的家属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家住滨湖欣园的倪老今年93岁,患有阿尔莫茨海默症,一直由家人在家照护,长期的床前服侍让晚辈们从不敢走远,孩子们精神和身体高度疲惫。滨湖欣园社区睦邻中心建成后,倪老成了喘息服务的对象,可在中心享受为期15天的短期托养。在睦邻中心期间,她每天能够享受卧位护理、心理疏导、助浴服务、营养助餐等服务,老人得到了专业的照料,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家属也得到了短期休息的机会,倪老的孩子们亲切的称睦邻中心为“幸福中转站”。目前,已经有170多人次的老人享受到该项服务,并得到了老人和子女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