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瑶海区着力打造“新新向党”党建品牌,通过建组织、送关爱、促治理等有效举措,推动“管理变量”成为“治理增量”,助力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建设。
有形有效织密“组织网”,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温暖筑巢”。持续健全联动协同的党建工作体系,在新业态企业新建党支部15个、群团组织42个,加强对分支机构、基层网点的有效覆盖。出台《瑶海区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友好楼宇”建设行动方案》,围绕“制度友好”“场景友好”“服务友好”“成长友好”“治理友好”五个方面,制定了15条具体举措,发布暖“新”食堂、为“新”护航、爱“新”暑托、助“新”成长、居有“新”所、法援贴“新”、惠“新”健康、团聚青“新”、治理汇“新”、表彰“新”星十大项目,持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集成资源夯实“服务网”,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处处有家”。打造多元友好场景,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联盟,推出“两单五微”精准党建服务,引导新就业群体在“两单五微”小程序填写需求清单,征集资源汇总“能力清单”,依托微心愿、微实事、微团队、微创投、微网格“五微服务”,精准匹配“两个清单”,解决新就业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建成“歇歇角”红色驿站171个,在“歇歇角”红色驿站统一标牌和标识,完善居民小区、商圈、楼宇等重要标识信息和交通路线指引。依托辖区爱心商户设立暖“新”餐馆,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新”套餐。联合省总工会邀请医疗团队开展新就业群体移动体检专项工作,为辖区新就业群体免费“送检上门”,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搭台设岗拓宽“治理网”,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展现作为”。以发挥作用为落点,聘任20名外卖小哥为“小区治理体验官”,担任食品安全信息员、城市治理网格员、社区民意联络员、扶持政策宣传员,参加“周四来说事”露天党群议事会472次,解决实际治理问题385件。组建83支“瑶熠生辉”志愿服务队,发挥“移动探头”和“流动哨兵”的行业优势,开展“顺手公益”“随手拍”等活动,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为文明流动使者。设立“文明行为银行”,建立积分激励回馈机制和“小哥有话说”快速反馈渠道,引导小哥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举报,纳入文明存折积分管理,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