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流动党员管理“够不着”、服务“送不到”、作用“看不见”等实际问题,海恒中心党委多措并举,探索构建流动党员常态化服务管理、长效化作用发挥机制,推动实现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学、奉献展担当”。
建强组织堡垒,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海恒中心党委多维度打通流动党员“归家”渠道,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红色小管家、网格员纽带作用。依托园区、商圈、党建工作指导站党组织,加强对属地企业的走访调研,摸排非公企业流动党员;依托小区党群服务站、小区党支部,通过上门走访、在职党员报到等,促进小区流动党员与党组织“双向奔赴”。截至目前,已将摸排和报到的136名流动党员按其工作单位、居住地,就近纳入支部管理,同步建立支委会与流动党员“1+N”结对联系制度,统筹各方面资源,打造“一站式”流动党员服务通道。针对部分流动党员工作日繁忙、休息时间不固定等特点,海恒中心党委联合居民区党委利用周末或晚上时间,组织形式多样的茶话会、座谈会,向流动党员征集“微心愿”,帮助其解决租房、办证等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让流动党员切实感受到身心回归。
搭建学习平台,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海恒中心党委建立流动党员线上线下教育管理机制,线下通过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流动党员上专题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提升党员政治素养;线上打造流动党员“云端课堂”,借助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安徽先锋网等平台,对流动党员进行线上送学,及时推送各类学习资料,引导流动党员“掌上”学习,目前共推送学习链接120余条。建立“红色家访”机制,由小区党支部书记、支委委员与流动党员“结对联系”,定期上门开展谈心谈话,对流动党员做到知去向、明现状、能联系,已累计上门走访86次。建立“红色研学”机制,变党群服务中心为知识充电站,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开展流动党员集中学习;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共前往肥东东乡支部展陈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12次,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流动不流学”。
开展服务活动,让流动党员“奉献展担当”。海恒中心党委推行党员承诺制。每名流动党员主动公开个人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参与社区公益事业,接受群众监督。建立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由居民区党委牵头,联合辖区拥有流动党员的党支部,组建“爱在故里”等5支队伍,吸纳62名流动党员参与,目前共开展志愿服务8场,服务52人次。定期开展流动党员见面会多途径引导流动党员发挥特长,带头参与基层治理,开展“我为小区献一计”活动,邀请流动党员参与小区党群议事会,为小区治理建言献策;开展“每月一小时”流动党员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垃圾分类、反诈宣传、环境整治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增强流动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流动党员从“流入”到“融入”,共同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