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瑶海区方庙街道万绿园社区深入学习借鉴“恒通做法”,积极推动矛盾问题“预化解”,切实把民生问题解决好、社会矛盾化解好,不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聚焦“办什么”,变“一件事”为“一类事”。从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等方面综合发力“治未病”。万绿园社区每月末将热线投诉、来访反映、实地走访等渠道收集的问题梳理汇总后,组织红色小管家、小区物业、网格员等小区治理“主力军”进行通报共享,分析问题原因,找出高频、共性、焦点问题,作为社区党委、小区物业、红色小管家的重点关注事项。针对苗头性问题,社区党委建立“书记领办、多方联动”的预防化解机制,将协商议事、多元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前移,做到主动介入、提前干预。通过“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的工作模式,实现源头预防、萌芽化解。2024年以来,按照解决一件事、防范一类问题的工作思路,已成功协调解决电梯更换、加装等民生实事32件,社区投诉量同比下降40%,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聚焦“怎么办”,变“定期议”为“随时议”。发挥区域化党建的优势,依托社区“同心万绿”党建品牌集约的资源,搭建“同心议事”平台。围绕“议什么、谁来议、怎么干”定范围、聚资源、建机制。将难度大、影响大、关注度高的事项作为“同心议事”主题,将利益相关方、上级职能部门、小区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居民作为议事成员,必要时邀请共建单位参与,为解决问题矛盾出谋划策、共享资源。注重实质实效,推行“坐着商、现场看、当场定”的议事模式,将议事阵地搬到问题现场,依照民主讨论、议定方案、跟踪问效、结果反馈4个步骤扎实推进。按照“一事一议”“急事急议”原则,今年以来社区组织召开“同心议事”会议10场, 解决国成花园沿街门面下水管道维修等问题14件。
聚焦“谁来办”,变“独角戏”为“大合唱”。万绿园社区把服务作为最好的治理,针对当下群众诉求多元多样、差异分散的特点,着力解决为民服务过程中少人、少资源难题。在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专业市场组建党支部11个,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徽大市场红色理市会、临泉路第二小学等7家单位(社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通过组织共建、队伍共组、活动共办、阵地共享的方式,将爱心企业、公益组织等资源力量引入小区治理当中,推动社区公共服务、物业专业服务、党员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服务多元互补、组合供给。挖掘培育洪礼祥、王用芝等基层治理“带头人”5个,组建红心监督员、巾帼矛盾调解员等志愿服务队伍4支,创设“武动未来”跆拳道公益课堂等志愿服务项目4个,常态化开展圆梦微心愿、健康义诊等乐民惠民活动,累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