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党建综合

合肥经开区高刘街道党委:“三位一体”织密家门口养老服务网

发布日期:2025-05-06信息来源:经开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陈梦旭】

合肥经开区高刘街道党委积极践行“窗帘之约”经验做法,锚定基层养老服务痛点,系统构建“需求导向、资源整合、机制保障”三位一体模式,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聚焦需求导向,定制精准化“服务清单”。立体化“收单”。高刘街道党委针对辖区60岁以上留守老人占比大、看病难等问题,通过“网格走访+板凳议事+电话征集”收集群众需求,梳理出“紧急送医、日常陪诊、代购代办”3类高频需求。精准化“制单”。推出“红色车队”“红色陪诊”“红色代办”3项服务,明确服务范围、响应时间及责任人。动态跟踪特殊群体需求,为孤寡老人设置“亲情号码”,一键直联社区书记和包联志愿者。动态化“跟单”。建立“群众评价—支部优化—队员提升”闭环机制,根据服务反馈调整出车频次和覆盖范围,累计优化服务流程12次,群众满意度达100%。

整合资源力量,构建多元化“服务矩阵”。党员带头示范。22名党员群众踊跃参与,组建“红色车队”专项服务小组,党员人数68%。近年来,累计为3名特困患者提供12次定期透析陪护,免费出车185次。能人志愿助力。吸纳个体工商户、退役军人等组建“志愿100服务团”,开通24小时“红色热线”,实行“群众呼叫—15分钟响应”机制。近年来,在服务矩阵的便利下成功挽救2名重症患者生命。阵地功能升级。打造“志愿100服务站”作为固定服务点,按“定时驻点+应急响应”模式运行,同步开通微信预约渠道,形成“集中服务日+全天候响应”双线网络。

健全机制保障,打造常态化“服务模式”。分类激励管理。党员志愿者优先参评“优秀志愿者”,非党员队员通过积分兑换体检、农资等奖励,激发服务热情。近年来,已有2名队员荣获区级“优秀志愿者”称号。资金多元保障。将车队运营部分经费纳入微创投项目,保障车辆维护、急救物资等支出,同时设立“爱心油费”专项补贴,连续两年投入微创投项目资金1.8万元。长效评估机制。通过电话回访、案例复盘等方式跟踪服务成效,孵化“治安巡逻队”开展夜间巡查1650人次,排查隐患50处。项目获合肥市微公益创投三等奖、经开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