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织密特殊群体关爱服务网,提升基层治理温度与效能,庐江县移湖街道以“窗帘之约”行动为抓手,让“小约定”撬动基层“大治理”,用实际行动托举起民生“幸福网”。
精准摸排对象,筑牢服务根基。将“窗帘之约”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依托网格管理及分片包保,整合组织、民政等多部门力量,组织各村(社区)网格员、红色小管家等对辖区内“一老一小一残”等群体进行“三访三查”摸排行动,通过访本人了解生活状况、访邻居了解生活习惯、访卫生站了解健康状况,同步核查有无家庭应急联系人。建立动态关爱台账,详细登记人员类别、家庭情况、主要需求,确保重点群体生活安全得到全方位关照。共走访摸排重点特殊群体173人,筛选服务对象45人,结合服务对象意愿,张贴窗花19个,发放联系卡45张,注明包保联系人及分片干部联系方式确保群众有呼应,帮扶立到位。
凝聚志愿合力,构建服务体系。各村(社区)党委整合辖区资源力量,积极动员党员、物业从业人员、低龄健康老人、热心邻居、新就业群体、村医等加入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伍,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形式,定期上门开展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共动员123人组成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14支。聚焦高龄独居老人生活难点,重点破解就医陪护、物资采购、心理疏导等难题,建立健全“点单、接单、派单”服务响应机制,即每次上门服务时记录下次需求,原则上在一周内完成,并根据紧急程度动态调整服务时限。自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累计提供义剪、助洁、代买生活用品、陪伴聊天解闷、上门体检60余次,发现并解决突发状况、急难愁盼问题7件。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创新“窗帘之约”经验做法。立足实际不断拓展服务项目,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开展特色志愿活动,形成“日常帮扶+特色活动”的服务延伸,开展书法课堂、书香伴读、童心共绘等活动12次。利用磙桥家园小区议事亭打造“亭廊相约”,每日早晨九点在亭廊内为特殊群体开展情感陪护、政策宣讲、安全守护“三个一”行动,通过邀请独居老人参与晨间集体活动,促进社交互动,实现从“窗帘信号”到“面对面守护”的升级。截至目前,共召开“亭廊相约”30余次,收集社情民意12条,有效化解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生活安全、管道维修等民生问题。将志愿服务与“积分制”推广运用相结合,设置积分奖励制度,激励志愿服务队人员通过积分制提供延伸服务,保安保洁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亲属邻里每日上门陪伴等,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每完成一次服务可获得相应积分,在积分超市落实“志愿积分”兑现,截至目前累计兑换积分670余分,形成“助人助己”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