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西县积极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基层治理新任务、居民群众新需求,积极推进“家门口”党建,常态长效推进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下沉,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支部建在网格上,组织体系延到家门口。推动社区党组织设置与治理网格深度融合。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多元协同、共建共治”原则,以健全基层组织体系为切入点,着力优化网格架构布局,推动符合成立党组织的住宅小区做到应建尽建,实现党建网络与治理网格“两网融合”,党员与网格员“两员合一”。全县共建立213个小区(片区)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进小区全覆盖。扎实推动“红色物业”建设,有序引导辖区物业党组织覆盖,实行物业管理人员、业委会成员、社区“两委”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目前,组建176个住宅小区业委会(物管会),城市社区符合业委会(物管会)成立条件的住宅小区覆盖率100%。上派镇龙飞明珠花园B区获安徽省第三批“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荣誉称号。深化非公党组织建设。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采取单建、联建等方式,成立734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创新启动“骑手友好商圈”党建项目,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定制化暖心服务的同时,运用“积分制”“随手拍”、兼职小管家等举措,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队伍沉在一线上,工作力量扎到家门口。头雁队伍走访在一线。开展“走村入户”大调研活动,组织乡镇(园区)党政主要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公开接访、带案下访、群众接待、上门入户等方式,每周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面对面”现场倾听居民诉求,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在调研走访基础上,梳理物业管理、公交线路优化等十余项民生痛点难点问题,逐一建立台账、确保闭环落实;全面推广“窗帘之约”,实现800多名重点对象服务无遗漏、关怀不断档。社区队伍耕耘在一线。充分发挥网格员、红色小管家“前沿哨兵”作用,下沉小区楼栋,扎实做好日常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人居环境整治、特殊群体走访等工作,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发现、上报问题,精准掌握网格动态。先锋力量服务在一线。深化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机制,依托“灵西”小程序“在职党员报到”平台,吸纳在职党员、“四员一律”、红色小管家等充实社区治理力量,实现5681名在职党员与居住地社区或单位包联社区“智能关联、一键报到”;引导“三新”人员、流动党员、老党员等群体成立志愿服务队伍323支,选聘组建2批54名机关党员“红管家”队伍,开展政策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
实事做到心坎上,优质服务送到家门口。建强党群服务阵地。以“八有八建”试点为契机,推动社区开展党群服务阵地改造提升行动,完成4个乡镇(园区)5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20个党群服务站“提档升级”,实现“以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N个小区党群服务站辐射分布”的“1+N”党建阵地矩阵。同时,链接辖区内学校、医院、律所、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进驻社区,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提供养老助餐、幼儿托教、帮办代办等便民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凝聚多元合力。积极探索“社区合伙人”模式,联合辖区内银行、老年大学、社区卫生站、商圈商户、手艺人等单位和群体,开展义诊义剪、健康体检、法律咨询、心理辅导、家电维修、文艺表演等公益活动,提升民生服务温度。搭建民意沟通平台。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管委)+物业企业+居民代表”的协商议事机制,打造了“和家园党群议事厅”“‘星火’议事会”“‘埠’负众望”等协商议事品牌,切实解决飞线充电、停车难、噪声扰民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