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包河区烟墩街道积极学习借鉴“窗帘之约”经验做法,以“两委”进小区为抓手,以精准服务为导向,以志愿者队伍为支撑,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域、响应及时、服务暖心的为老服务网络,切实提升辖区老年人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动态管理夯实服务基础。依托“两委”进小区,组织网格员、红色小管家、楼栋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持续开展“暖心敲门”行动,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全面摸排掌握辖区老年群体基本情况并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截至目前,已将194名高龄独居、重疾重残、事实无人监护儿童等特殊人群纳入台账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将73名高风险人群纳入“窗帘之约”服务范围,进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以日访的形式常态化开展问候关怀,确保及时响应需求,排除风险隐患。
邻里守望筑牢关爱防线。充分整合辖区志愿服务资源,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四级联动机制,组建小桔灯、夕拾朝花、微光“荟”聚等“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25支,吸纳志愿者268人,常态化开展上门送餐、陪同就医、代买代办、健康监测、家电维修等服务。充分挖掘辖区退休职工、老党员等身体健康低龄老人志愿力量,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组建“银龄护卫队”“长青志愿服务队”等志愿者队伍,通过拉家常、问冷暖等方式了解老人身体和生活状况,纾解老人内心孤独感,实现低龄助高龄式互助养老,逐步推动志愿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守护”,从“单一服务”延伸至“情感陪伴”。
创新服务打造为老品牌。各社区围绕辖区老年人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推出系列特色为老服务,打造为老服务品牌。欣园社区通过红、黄、蓝三色标识对老人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同步建成全省首个社区级“喘息服务站”,为老人提供短期托养、专业护理、心理疏导等服务,配备护理床位10张,累计服务750人次,有效缓解家庭照护压力;西杭社区依托微信群开展“普惠+个性”双轨送餐,建立“3+X”弹性配送体系,累计完成订单230余份,满意度达98.2%,成为独居、空巢老人的“暖心饭”;北涝圩社区推出“守护安康桶”项目,通过对专用垃圾桶的日常管理,近距离掌握老人动向与健康状况,实现“服务上门、关怀到人”。
整合资源拓宽服务路径。积极链接社会资源,联动辖区医疗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为老服务。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爱心义剪、法律咨询、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活动,年服务超5000人次,实现“需求不出社区,服务精准对接”。结合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节庆主题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尊老爱老浓厚氛围。链接专业资源开设太极、书法、瑜伽等公益课程,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学”平台,展现“银龄”风采。(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