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党建综合

肥东县八斗镇:创新党建共建机制,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5-09-12信息来源:肥东县委组织部 字体:【   【责任编辑:倪佳】


近年来,肥东县八斗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区域党建共建,打破原有行政村域界限,推动形成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联动新格局,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注入新动力。

强化组织共建,筑牢协同发展“主心骨”。着力构建科学完善、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是建立三级联动架构。构建“镇党委—共建联合体—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三级协同机制,明确镇党委统筹指导、政策支持和监督协调;共建联合体负责资源整合、议事协商与项目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专注落实决议、市场运营和农户带动。层层压实责任,实现无缝对接。二是创新议事决策机制。实行月度联席会议制度,由镇分管领导牵头,各村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围绕区域重大事项、产业布局、资源调配等深入研讨、集体决策,提升决策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截至目前,共召开联席会议15次,协调解决问题40余项。三是完善协调落实机制。设立共建联合体常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决议跟踪、信息传达与效果评估,形成“议题收集—民主决策—精准执行—反馈优化”工作闭环,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深化资源共享,打造要素聚合“强引擎”。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推动各类生产要素畅通流动、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一是盘活闲置资产。积极引导各村整合闲置宅基地、村集体旧厂房、废弃校舍等存量资产,通过改造提升,引入社会资本或本土能人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电商直播、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变“闲资源”为“活资本”,有效拓展村集体和农民增收空间。二是共享人才资源。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广泛吸纳农业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返乡青年等,已汇集专业技术人才48名。通过“需求派单、人才接单”机制,实现技术指导、管理咨询等精准服务。三是共建基础设施。采取“统一规划、多元投入、共建共享”模式,联合申报项目、整合资金,共建区域性农产品冷库2处、集约化育苗工场1个,实现共建共享,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产业共兴,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多措并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增效,持续增强乡村发展新动能。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立足全局,科学评估各社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特点,引导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重点支持特色种养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片一业”格局,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二是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产业向后端延伸,积极引进培育加工企业,建设加工车间,发展稻米加工、蔬菜净菜、水果制品、水产品加工等项目,提升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推动农业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型。三是创新营销模式。紧跟数字化趋势,组建由年轻村干部、返乡大学生、本土网红等构成的“乡村振兴直播团队”,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矩阵常态化进行电商直播助农,打造“八斗那些事儿”区域电商品牌,有效拓宽销售渠道,产业市场适应性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