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高新区杨林社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流动党员“管理难落地、作用难发挥、融入难深入”等现实问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通过织密组织体系、强化教育管理、搭建实践平台三大举措,有效激发流动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推动流动党员由“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为深化基层治理注入了新动能。
织密组织体系,实现精准管理。建立健全“网格走访+线上登记+单位联动”三结合摸排机制,持续开展动态摸排,全面掌握流动党员从业情况、特长优势和服务需求意向,及时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台账,今年已累计更新信息79条,切实做到“底数清、动向明”。完善流入地主管、流出地跟踪保障机制,实现流动党员由“两难管”到“双共管”,确保党员流动到哪里,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就延伸到哪里。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流动党员驿站”,在人员密集区域增设2处流动党员联络点,打造实体化服务阵地。今年以来,开展集中排查流动党员25名,其中流出党员15名,流入党员10名,常态化结对联系70余次。
强化教育管理,增强组织归属。坚持线上、线下“双线”教育并行。同步建立“线上之家”,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党员微信群等推送学习资料,定期组织交流研讨,确保学习教育“不断线”、党员队伍全覆盖。线下提供组织关系转接、就业咨询、政策宣讲等“一站式”学习便民服务,今年累计为流动党员办理实事28件,召开2场线下座谈会,发放“学习礼包”37份,开展学习宣讲23次,切实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针对时间不充分的特殊党员,党员志愿者以结对形式开展“线上对接”“上门送学”,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脱节、思想不掉队。截至目前,已通过党员微信群推送理论文章273篇,为流动党员集中补课61人次。
搭建实践平台,激励作用发挥。设立政策宣传、纠纷调解、应急服务、便民服务等5类先锋岗位,组织流动党员签订承诺书,主动亮明身份、接受监督。创新实施“流动党员接单制”,通过网格群发布微心愿、微实事,组织参与非机动车整治、楼道清理、为老服务等社区公共事务。设立“便民小栈”,每月固定服务日提供家电维修、衣物缝补、爱心理发等低偿或免费服务,累计服务超600人次,办结群众“急难愁盼”事项120余件。2025年以来,流动党员参与志愿服务60余场,协助解决停车难、设施维护等民生问题40个,成功调解邻里纠纷52起。积极开展“流动党员先锋岗”选树活动,挖掘宣传先进典型3人,推送优秀案例参加蜀麓中心志愿服务大赛,组织经验分享会2场,有效激发“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