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包河区聚焦群众期盼,通过强化阵地建设、丰富内容供给、完善服务制度,持续打造亲民化、共享式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党群服务阵地的吸引力和群众幸福感。
围绕“怎么建”,实行分级分类、统一标准,确保“建”有准绳。按照“15分钟党群服务圈”标准,严格筛选,认真布局建设场所,科学合理设置功能区域和服务窗口,合理划分政务服务、综合治理、文体活动等功能区域,打造集党建工作、社会治理、服务群众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小区内,配套建设“嵌入式服务站”,充分利用小区架空层,打造“一米阳光”等主题党群服务站,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在商圈楼宇,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党群服务阵地,如烟墩街道“红领中心”、滨湖集团“红动罍街”党群服务中心、常青街道“红帆港”党群服务中心,为党员群众提供了多样化服务场所,组建“暖新驿站”,方便外卖员、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充电歇脚。目前,全区已建成13个街镇级党群服务中心、128个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233个小区党群服务站,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区的党群服务体系。
围绕“怎么用”,持续激发动能、精细服务,确保“用”有质效。落实“八有八建”建设要求,依托乡镇和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综合服务窗口,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将营业执照办理、大病补助申请等150余项政务服务纳入“一站式窗口”直接办理事项,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同时,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党建知识学习、政策宣传等,为基层党组织提供阵地,方便其就近开展“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积极设置“民意征集箱”或“微心愿墙”,收集社情民意,整理建立居民需求、服务、项目“三清单”,依托“三清单+微心愿”服务机制,借助小区协商议事平台,及时办好老旧小区改造、环境卫生整治、充电桩加装等民生实事1500余件。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站,通过开办青年夜校、托育中心、老年大学、老年食堂等形式,组织开展化妆摄影、亲子课堂、暑期托管等各类活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000余场,惠及群众1万余人次。
围绕“怎么管”,完善服务制度、工作队伍,确保“管”有章法。坚持党群服务阵地管理标准化,按照“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标准,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党员干部充实到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岗位。同时,积极吸纳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等参与党群服务阵地的日常工作,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工作队伍。健全小区党群服务站管理制度,明确小区党组织为建设管理主体,小区党组织书记担任阵地负责人,业主委员会成员、物业服务企业员工、志愿者、下沉小区执法力量等广泛参与,通过“星级评定”机制,规范小区党群服务站运行。深入推进社区“两委”进小区,提供“七天不打烊”服务,实行“周末值班+周中调休”制度,在双休日、节假日提供错时延时服务,同时以“班时在岗、班后在线”的形式,确保服务更贴心。今年以来,各党群服务阵地累计接待党员群众10万余人次。(黄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