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西县三河镇立足资源禀赋,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通过“村党组织+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成立合作联社,实现农产品统购统销、品牌共建共享,探索出一条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党建引领聚合力,筑牢集体经济压舱石。试点先行树标杆。以产业基础较好的木兰社区为试点,率先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入股,引导群众自愿参与,带动1032名村民入社,募集股金525.75万元。在此基础上,精选9个“两委”班子强、产业基础好的村(社区)扩面推广,打造“一村一特色”产业矩阵,涵盖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多个领域。部门联动强赋能。建立镇党委牵头、农业、组织、农经等多部门协同机制,派驻3名乡村振兴指导员、1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点对点指导合作社生产运营,针对木兰社区水稻种植、湖光村葡萄栽培等特色产业,开展技术培训23场次,解决病虫害防治、冷链存储等难题17个。机制保障促规范。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合作社发展规划,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制定《合作联社章程》《收益分配管理办法》等12项制度,确保决策透明、运营规范。自10家合作社成立以来,收入合计48.6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9.4万元。
抱团发展促共赢,激活产业融合新动能。组建联社强整合。由木兰社区合作社牵头,联合9个村(社区)合作社成立“三河联社”,整合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打造“木兰香大米、红芯聚力金银花水、稻香三河糙米、湖光葡萄”等系列畅销产品,破解各村资源禀赋差异、产业基础不均等问题。品牌标准强质量。制定统一生产标准和包装规范,推动“稻香三河糙米”等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实现农产品从“零散输出”向“品质化供给”转型,增强市场认可度。统购统销解难题。线下打造“三河有礼”乡村振兴展销馆,集中展示销售20类100余种特色产品,与镇工会对接推进消费帮扶,单月线下销售额达13.6万元,同时利用5A景区优势在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设置广告牌,实现“展示+销售+宣传”一体化,成为三河农特产品“形象窗口”。
多元融合拓路径,构建多元增收新格局。线上直播拓市场。在村干部队伍中选拔一批表达流畅、具有亲和力的年轻人组建直播队伍,通过抖音平台开展“书记带货”“助农直播”活动,对外讲好三河故事,传播特色产品与本地文化。农旅融合促消费。依托环巢湖5A景区、三河国家湿地公园等资源,投资伴游机器人项目,开发湿地观光、古镇游览的精品路线,推动“田园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订单农业稳收益。指导合作社与商超、企业对接发展订单农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生产盲目性。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保障农产品销路稳定,为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但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