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党建综合

瑶海区七里站街道:锚定“一老一小”之需 提升基层治理温度

发布日期:2025-10-29信息来源:瑶海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杨静】

近年来,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以“绣花”功夫,构建“党建引领、精准服务”工作机制,织牢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让社会治理更有温度,居民幸福更有质感。

聚焦“一老”,织密暖心养老“服务网”。立足老年助餐需求呼声高,精心布局,科学选址,建成老年食堂2个、助餐点3个。制定“助餐订餐联系卡”,根据需求定制特殊个体营养餐,提供助餐服务点就餐(取餐)、邻里互助带餐、送餐上门等特色服务,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开发的集账户充值、刷脸消费、优惠结算、记录查询于一体的智能助餐系统,让老人们乐享便捷无忧幸福“食”光。持续深化“窗帘之约+”服务内涵,针对现有57名服务对象,在“窗帘开合”信号关怀基础上,推行“用能监测+志愿联动”智慧养老模式。联合合肥燃气、供电公司党建共建,对48户重点老人实施用电数据监测,19户加装燃气报警器,22户安装智能水表,监测数据异常触发预警,志愿者立即响应上门,以数字化赋能基层精准治理。联动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窗帘之约+健康有约”服务,为47名档案在辖区的服务对象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0名服务对象开展健康体检服务。精准对接需求优化服务供给,在现有“永久牌”老党员、“秋实”青年队、“益修哥”等志愿服务队伍基础上,发动社会组织、诊所、理发店等社会力量,今年以来开展理论宣讲、缝补维修、义诊义剪、买菜送饭、卫生清洁等志愿活动90余场次,惠及老年人等群体3700余人次。

聚焦“一小”,撑起安心护苗“守护伞”。立足辖区资源禀赋优势,向下拓展托育一体化服务,为居民提供全日托、半日托、暑期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托育服务,截至目前,辖区已有注册备案独立托育机构2个,累计提供托位数100余个,让孩子“有处可托”、家长“放心托付”。实施“1+N”微阵地工程,坚持“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就近便利、务实管用”原则,以未成年人保护站为1个主阵地,辐射联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长江180艺术街区、“暖宝”幸福驿站、悦书房等N个微阵地,统筹设置活动室、阅读空间、书画室、舞蹈室及家长课堂等活动阵地,持续推出“五彩假日”公益托管、“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国学启蒙周末课堂等特色服务项目,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校外教育活动平台。围绕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探索“学校+家庭+社区+机构+企业”五方联动关爱保护工作模式,充分激活街道关工委工作志愿者联盟效能,引进华益儿童服务中心公益组织,积极联合团委、妇联、残联、民政、司法等相关部门,落地实施“四季暖芽”行动方案,深化七里"童"行品牌建设。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五老”讲党课、科技周进校园、“开学第一课”等活动9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群体3600余人次,以丰富实践赋能成长。

聚焦“老幼”,绘就舒心幸福“同心圆”。健全“五老”常态化吸纳与补充机制,广泛动员并择优吸纳20余名威望高、能力强、热心青少年事业的“五老”志愿者,成立“五老”报告团,邀请“中国好人”郝素云、抗美援朝老战士安成金等成员代表深入校园、企业、社区开展红色主题宣讲10余场次,让青少年在聆听与交流中感悟榜样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开展“五老”结对帮扶,定期开展困境儿童上门摸排,建立关爱档案,结合助学圆梦、贫困慰问等活动,注重从思想上关心、情感上关怀、经济上帮扶、学业上帮教。立足“少年”根基,着力培育社区新生力量,正式成立“公益小天使”“红色少年”等少年先锋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敬老慰问、垃圾分类宣传等志愿服务,搭建起青少年融入社区治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敬老服务的实践平台,为社区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提升服务层次,依托瑶海区基本公共养老服务、青少年服务活动及纾难解困两项服务,携手合肥瑶海静安养亲护养院,围绕“一老一小”及困难群体实际需求精准发力,累计组织开展困境儿童学习礼包发放、“夏日送清凉”走访慰问、“健康敲门”行动等系列服务活动80余场,覆盖服务对象超1200人次,切实将服务举措转化为民生福祉。(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