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合肥新站高新区聚焦干部能力提升与梯队建设,创新探索“三加”模式,构建系统化干部培养体系,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理论学习筑基+精准培训赋能”,全方位夯实干部履职本领。始终将理论武装作为干部教育的核心工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和必修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体系,推动干部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依托“青年学堂”“新站大讲堂”等教育品牌持续发力,围绕解读新质生产力等主题开展辅导讲座14场,累计参训超2000人次。立足干部成长规律和履职需求,以专业化教育为核心,通过问卷调研、座谈交流精准梳理需求,将填补干部知识空白、消除经验盲区、提升能力弱项作为教学设计重点,紧扣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双招双引”等中心工作,持续推动干部从熟悉业务向善于攻坚、综合发展转变。近两年赴深圳、杭州等地举办科级干部、国企干部、社居书记、企业负责人等主体培训班7期,组织实地调研、案例研讨6次,累计参训约600人次;各单位年均开展业务培训合计150余场。
“导师带培护航+动态储备蓄能”,全周期助力干部成长成才。综合考虑岗位特点、个人特质与发展潜力,按照“业务对口、优势互补、双向自愿”的原则,精心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的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担任“导师”,通过“传帮带”机制,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局面。近年来,为新入职73名干部配备导师,“单位分管负责人+部门(处室)负责人”双导师制精准护航。通过建立帮带小组、开班讲授业务、分享实践经验等方式,将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手把手、面对面”传授专业知识,缩短干部成长周期。采取党委把关推优、面上谈话集中荐优、深入调研了解问优、多渠道听取意见比优、个人面谈直观察优、综合比选研判择优等举措,发现掌握优秀干部名单,分层级分领域分梯次建立储备库。组织部门定期赴各单位进行调研、访谈,三年入库79人、出库41人,提拔重用28人,并为每人建立数字化“成长档案”,动态更新实绩与培养情况,形成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机制保障聚力+实绩导向提能”,全链条激励干部实干争先。坚持统筹协同与刚性约束相结合,构建责任明确、闭环管理的保障体系,推动干部培养从“形式”向“实效”转变。由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制定全区干部培养行动计划并制定配套细则,各部门结合职能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在师资保障、岗位供给、平台搭建等方面协同配合,形成“全区一盘棋”的培养格局。建立“计划实施评估优化”闭环,培训方面年初定计划、年底做评估,跟岗锻炼方面从岗位需求、人选匹配及期满鉴定流程管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推行“以事察人”考察机制,通过日常随访、一线跟踪等方式建立干部纪实档案,优先提拔在攻坚任务中表现突出者,激发干部担当动力。从机关、社区选派85后年轻干部,到经济、招商、信访及社区等岗位跟岗6个月,接收单位指派导师全程指导,2025年开展两批交流轮岗29人,组织部门通过持续跟踪、到期评价发现干部。(汪善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