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合肥市包河区紧紧抓住离退休党员的特点,以退管党支部为主体,坚持因人制学、精准施教,创新推出“上门送学、线上听学、微课讲学、为民践学”的“四学”做法,充分调动离退休党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基本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一、上门送学,实现学习“一个不少”
针对部分离退休党员行动不便的实际困难,各基层党组织采取“走访慰问+送学上门+互动教学”方式,带着党史学习教育必学书目,进楼入户,实地走访,认真询问离退休老党员身体生活状况,详细介绍街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情况,聆听他们的意见建议,鼓励老党员们通过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进行自学,同时安排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定期上门,与离退休老党员一起开展“诵党史、忆征程、话初心”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送入寻常百姓家”,确保每一名离退休党员学习不断档、教育不断线。
二、线上听学,确保学习“随时随地”
针对部分离退休党员居住分散不易集中的特点,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网上群众路线”,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党史学习教育”、“合肥老干部”等微信公众号,将党史学习教育搬上“云端”。手把手、面对面教老党员掌握使用方法步骤,如芜湖路街道在微信公众号上专门开设“百年党史每日学”专栏,定期向党员微信群中推送党史学习课程,组织收看收听网上报告会,积极引导老同志们在线上进行思想互动和观点碰撞,提升学习教育效果。联合党建共同体单位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向“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赠送党史学习随身听收音机等物资,让老党员们通过简单的操作,动动手指便可随时听红色经典、学党史知识,较好地解决了老党员们出行不便、阅读不畅的难题。
三、微课讲学,激活学习“一池春水”
充分利用党群服务站点、小区议事角议事亭等日常活动场所,按照就近就便、因地制宜、小灵活快的原则,开辟临时课堂和学习加油站,采取微宣讲、故事会、诵党史等微教育方法,组织离退休党员不出小区就能参与学习教育,“邻里课堂”“流动党校”“爱心驿站”等微课堂共开展各类党史学习教育活动100余场次,受到广大离退休党员的欢迎。注重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百年党史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的优势,召开“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老干部座谈会,让他们结合学习感悟和工作生活经历,畅谈身处伟大时代、见证伟大奇迹的深切感受。组织“中国好人”、劳动模范和“五老”志愿者,面向社区干部、中小学生、居民群众开展党史红色宣讲。
四、为民践学,实现学习“成果转化”
积极引导身体条件允许的离退休党员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激发他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热情。在街道和美小区建设、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居民矛盾纠纷化解、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广大离退休党员主动献智出力,积极发挥余热,甘当志愿者、监督员、和事佬和牵头人,如在滨湖世纪社区组成“老乡长”志愿服务队、“新乡贤议事会”,在淝河镇成立“红色理响”宣讲团,在方兴社区担任“行走议事员”、组成义务监督队,在芜湖路街道担任街道党史教育宣讲员。400余人担任小区楼栋长、单元长、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组建合唱、书画、健身、舞蹈等文艺团队60余个,如在义城街道举办“翰墨丹青颂党恩 不忘初心重晚晴”书画展等,成立各类党员志愿服务队伍20余支,为包河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出老党员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