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东县积极探索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新路径,在信息摸排、思想教育、发挥作用等三方面同步发力,紧扣“三条线”,让流动党员心有所归、学有所获、行而有为。
畅通信息“联络线”,让流动党员“流而不失”。制定《肥东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办法》,建立“县—乡镇—村(社区)—党支部”四级责任体系,搭建“支部引领+党小组联动+网格员参与”机制,组建起一支由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共同构成的“暖流服务队”,采取“电话访、微信联、入户查、网格排”等方式,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实现“一人一档、一村一表、一镇一册”,全县共摸排出流动党员2634名,均纳入台账管理。建立健全“1+1+N”联系制度(即1名党支部书记、1名网格员联系N名流动党员),通过“一对一对接、人对人服务”,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出时间、流出地点、联系方式、从事行业等情况,动态更新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流动党员信息数据,实现动态管理“进出”有数、“去向”有底。依托异地协会、商会,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形式,先后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建立流动党委1个、党支部26个,择优选派26名能力强、有担当、善统筹的党员担任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为流动党员“安家”,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组织。
筑牢思想“主干线”,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依托学习强国、肥东先锋微信公众号、流动党员微信群等学习教育平台,定期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政策、时事热点等内容390多篇,制作并上传《同心共富》《你好“棚长”》《咱们村里的年轻人》等党员电教片34部,帮助流动党员克服工学矛盾,实现随时、随地、随身学习。组织村(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与外出流动党员“结对帮学”,为流动党员寄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红色礼包”,确保流动党员“不缺课、不漏学、不掉队”依托乡镇(园区)党校,利用流动党员春节、清明等传统假日返乡契机举办流动党员专题培训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课,把党内法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学习作为必修课,把技能培训作为特色课程为流动党员“蓄能充电”。今年以来,县乡两级利用农村冬训春训举办流动党员培训班26期,培训流动党员2500余人次。
系紧作用“发挥线”,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利用流动党员返乡期间,开展流动党员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教育实践活动,组建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合流动党员职业特点在返乡假期开展爱心理发、垃圾分类宣传、协助送医送药等多样志愿服务活动64场,服务群众3200余人次。发挥流动党员分布范围广、资源信息多、影响范围大的优势,开展“我为家乡发展献良策”征集座谈会,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双招双引”等工作,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介绍各地先进经验模式,助力家乡发展。今年以来,共有362名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言献策700余条。着眼村(社区)后备力量培养储备,选拔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动能力强的返乡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并适时选拔进村“两委”班子,2024年以来,45名流动党员被吸纳为村后备力量,27名流动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有力充实了基层工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