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阳区逍遥津街道立足四牌楼商圈流动党员多、退休党员占比大、困难党员帮扶需求突出等特点,创新构建“动态管理+分类教育+志愿服务”三维工作体系,助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拓宽流动党员“引擎链”,打造“红色驿站”服务体系。建立“三查三访”机制,通过对商圈内在外6个月以上的流动党员进行系统比对查、网格走访查、活动登记查,结合电话随访、商户互访、节日家访,动态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库。创新“五微”管理法:搭建“微阵地”(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微档案”(一人一档)、开设“微课堂”(线上学习平台)、组织“微实践”(志愿服务)、开展“微关爱”(结对帮扶)。线上组建“商圈流动党员群”,通过共产党员网、省市区先锋系列平台等推送学习内容,实现流动党员“在线学”。线下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2名,实现“流入即纳管”,协助流动党员解决生活、租房、就业等实际困难,积极开展“上门贴心慰问” “租房困难我来帮”“商圈就业指导会”“诉求立反馈”等服务活动。2024年以来,共帮助解决租房、就业等问题43件,组织专题服务活动40余场。
打造银龄党员“赋能链”,激活“银发先锋”红色动能。实施“银龄分类赋能计划”,建立红色智库、调解专家、文艺骨干三类人才库,配套制定支部派单(定向任务)、党员接单(主动认领)、群众评单(效果反馈)“三单”服务机制。成立由20余名退休干部组成的“商圈智囊团”,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采纳实施的夜间经济提升方案带动商户增收。组建“商圈和事佬”“巷导计划”调解队,创新“分级多元”四解工作法(口头调解、综合调解、三所联调、专项调解),化解各类矛盾,实现“小事不出商圈社区、大事不出街道”,近两年,先后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0余起。培育“红色宣讲团”,吸纳10余名辖区德才兼备且热爱宣传事业和擅长宣讲工作的退休老党员,通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或重大节日,深入企业、楼宇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凉亭微宣讲”“露天广场宣讲”“街巷宣讲”“花园读书会宣讲”等活动,让“冒热气”的理论以“接地气”的方式深入人心。
健全困难党员“帮扶链”,构建“温暖关怀”长效机制。聚焦商圈年老体弱及行动不便的党员,采用“帮送学”行动,组织辖区“红色小管家+巷导+庐州街坊+庐青荟”自治队伍,聚焦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开展“送书到家 送学上门”,截至目前,累计送出相关书籍千余本。建立困难党员群众长效帮扶机制,整合辖区30余家共建单位资源组建“红色帮帮团”,形成医疗帮扶、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8类服务清单,常态化开展帮思想、帮生活、帮就业、帮技术、帮信息“五帮行动”,为困难党员解决剪发、助浴、找工作、节日慰问、看病就医、高龄津贴办理、低保办理、公租房申请、大病救助报销等各类燃眉之急百余件。创新“双线认领”模式,线上开发“微心愿”小程序,线下设置“爱心驿站”20余个,2024年以来,实现家电维修、上门家政、子女助学等微心愿89个。(刘银银 张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