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瑶海区着力提升党员日常教育质效,在阵地网络化、内容精准化、学用特色化方面系统发力,构建“阵地+资源+活动”的“三位一体”日常教育体系,实现要素融合、力量聚合、学用结合,推动基层党员教育“润心见行”。
筑牢“阵地根基”,持续整合资源,夯实党员教育“硬支撑”。通过加大投入新建一批、国有资产调剂一批、盘活资源提升一批、共建共享协调一批“四个一批”方式,建成星罗棋布、覆盖广泛的实体阵地网络,推动教育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充分发挥基层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大硬件、资金等要素倾斜,健全教学管理、学员管理、档案管理等7项规章制度,确保规范管理、高效运行,深入挖掘区域优质资源,打造红旗社区、恒通社区、青年创意田园、红石榴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等9个现场教学点,增强党员教育具象体验,推动理论武装与实境体悟深度融合。全区82个远教站点统一建立“6425”学用机制,按照有教学设施、有组织机构、有管理队伍、有教学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的“六有”标准,配套建立学习需求调研、学用结果评价、精品节目推荐等制度,创新开展“四季远教”活动,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同步建立需求和服务“两个清单”,常态化开展认领“微心愿”、办好“微实事”、上好“微党课”、提好“微建议”、共享“微积分”等“五微服务”,实现远教站点教学经常化、管理规范化、活动亲民化。
深化“内容赋能”,精研课程体系,增强党员教育“吸引力”。着力破解党员教育“供给侧”与“需求端”的结构性矛盾,构建“以内容为根、课程为脉、课件为翼”的闭环体系。以党员需求锚定课程内容,开发“必修+选修”课程包,突出政治引领,设置“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标准化课程,上下联动、融合共创,推出《左邻右舍 邻里情深》《一个郝阿姨、一群好阿姨》等基层治理特色案例课程10门。以形式创新活化课程内容,灵活采用现身说法、交流研讨、观看视频等方式方法组合搭配,针对工作需求嵌入业务安排,提高党员日常教育的丰富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技术加持点睛课程内容,加强与区融媒体中心、专业影视制作公司等合作,创作拍摄工作案例片《干部“三联系三服务”》、典型事迹片《“楠”能可贵》、党建宣传片《不熄的灯火》、新闻专题片《全会精神进万家》等视频课件,打造一批集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党员教育精品视频。今年以来,《写给未来的你》《我的师傅是“社牛”》《社区“合伙人”》共5部作品被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库采用。
聚焦“实践转化”,提升治理效能,释放党员教育“新效能”。立足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用活动,将党员教育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提升党员的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优秀项目评选活动,全区各级党组织书记领办项目85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7件,依托书记领办项目破解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硬骨头”问题26项,开展协商议事920余次,解决基础设施维修、增设停车位和充电桩300余个。开展“雏雁丰羽计划”,挖掘100余名青年党员担任楼栋长,开展“党员联户”岗位实践活动,通过矛盾调解、志愿服务、处理社区事务等一线任务,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能。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依托“让社区多个帮手”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推进党员干部深入结对社区开展“党群齐奉献、共建美家园”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当好文明宣传员、践行者和志愿者,以脚步丈量城市,用汗水擦亮风景,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氛围,推动城市管理更精细,群众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