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党员队伍

巢湖市:聚焦“四提”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5-08-01信息来源:巢湖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孙珍珍】

近年来,巢湖市深入贯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聚焦“覆盖提质、争先提能、创优提档、赋能提效”四大工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聚焦覆盖提质,健全社区治理体系。严密组织覆盖。按照“一小区一党组织”的原则,成立小区(片区)党组织282个,实现居民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对小区难以覆盖的商务楼宇、商圈市场、沿街商铺、背街小巷等区域,按照“一区域一组织”,划片成立街区党组织3个,构建起“街道党工委—街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小区(片区)党组织”四级组织体系。建强班子力量。实施“双强”工程,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每个小区(片区)配备1名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的党建指导员。小区党组织书记原则上由社区工作者担任。街区党组织书记由1名街道班子成员担任,吸纳辖区公安、城管、市场等条线部门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成员,同时引导驻地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非公党建指导员、商户党员等担任兼职委员,参与街区治理,凝聚工作合力。摸清党员底数。开展“党员归巢”行动,通过公示找、登门找、电话找、线上找、大数据比对找等方式,全面摸排街道党员情况。建立分类管理机制,将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分类建册,实行动态更新管理,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聚焦争先提能,建强社区治理队伍。头雁领航对标先进。实施“头雁领航”书记培养工程,近年来先后组织6批次60余名社区工作者,赴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温州市等先发地区学习考察、开展培训,选派4个街道组织委员和10余名社区、小区党组织书记赴上海市镇街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精准培训强化本领。建立“市级示范训+街道兜底训”体系,将社区“两委”正职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市委组织部每年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培训,街道党工委每年对所有社区工作者开展不少于5天的集中培训。梯队建设蓄足活水。分街道对红色小管家队伍建设、履职情况开展摸底调研,进一步规范红色小管家管理。分级分类开展社区工作者、红色小管家队伍等培训16场次,举办巢湖市首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技能竞赛,选送2名社区工作者参加合肥市大赛并获奖,为基层治理储备专业人才。

聚焦创优提档,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精准服务解民忧。扎实开展“窗帘之约”推广工作,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组建216支志愿服务队伍,精准服务1158名特殊困难人群,营造“邻里守望·巢湖善治”浓厚氛围。推行“有事专找小管家”工作法,266名红色小管家建立7类重点群体工作台账,开展日访、周访、月访,及时了解小区居民的困难和诉求,解决小区街巷治理难题。阵地优化零距离。优化党群服务阵地功能布局,建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6个、小区党群服务站161、覆盖299个小区。新建小区居民活动中心2个,打造“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的为民服务阵地。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只保留1个综合窗口,安排2-3名社区工作者处理综合业务,其他人员全部下沉小区走访服务社区居民群众。品牌引领树标杆。全力打造“洗耳恭听”工作法,组建三级联动的“洗耳恭听队”,设置线上线下双轨收集渠道,运用“五法听事、五步解事”工作流程,构建“民声即哨声、民忧必速应”的快速响应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该工作法获2024年度全省村级群众广泛欢迎的书记领办项目,入选新华社安徽智库报告。

四是赋能提效,凝聚社区治理合力。精细城市管理。统筹属地资源、整合力量下沉街区,积极推进街区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街区党组织“开门一件事”,推动市容环境整治,实现街区管理精细化、品质化。加强双向报道。建立“揭榜挂帅”机制,推动市直机关资源力量“双下沉”。通过街道社区“发榜”、市直部门“揭榜”、办理过程“晒榜”、年底综合“评榜”,实现由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转变。机制实施以来已通过揭榜,解决树木修剪、路灯安装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件。凝聚新兴力量。将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纳入基层治理与志愿服务“一盘棋”,联合美团、饿了么等新业态平台企业,组建5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引导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担任“移动网格员”,及时发现并上报问题,让社会新力量变身治理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