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非公党建

庐阳区逍遥津街道:“暖‘新’四措”助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4-12-16信息来源:庐阳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许倩倩】

今年以来,庐阳区逍遥津街道聚力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商圈”,以暖“新”阵地、暖“新”活动、暖“新”机制、暖“新”举措四个举措为抓手,助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整合闲置资源,打造暖“新”阵地。秉承“暖心、细心、热心、真心”服务宗旨,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物业用房、购物商场、餐饮食堂等闲置阵地,整合现有驻地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先后打造四牌楼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省委大院小区党群服务站、宿州路156号小区党群服务站、户外劳动者幸福驿站等“幸福栖息地”30余处。在服务阵地均配备休息座椅、报刊书籍、微波炉、饮水机、医疗箱、雨伞、充电移动充电宝等物品,24小时为辖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避暑、随时饮水、手机充电、测量血压、免费热菜、阅读休息等暖心服务项目,外部设置电动车充电桩、临时停车位,商圈及小区公示栏张贴路线图,街巷设置路段标识牌,真正做到“累了歇歇脚、闲时能充电、急事有人帮、迷路有导向”。

集锦行业特点,开展暖“新”活动。聚焦新就业群体常态化开展护骑安行、食品安全教育、法律援助一帮一、专业技能培训、送法进商圈、心理健康讲座、健康义诊义剪、消防安全专题培训等多样化服务活动20余场,旨为新兴领域群体普及道路安全知识、创造发展机会、搭建就业平台、提升维权及自身安全意识。充分发挥辖区党支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联系群体的优势,利用春节、端午节及中秋节等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暖“新”走访慰问“三送活动”,即“送清凉”“送温暖”“送爱心”,向辖区一线新就业群体发放绿豆、冰糖、西瓜、洗护用品、棉被等贴心物资,让新就业群体切身享受到“被服务”的温暖,打造商圈独有的“暖心港湾”。

调动多元力量,建立暖“新”机制。建立1+3+N联动协商机制,共同协商处理急难愁盼问题,“1”即社区党委成员,“3”即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N”即含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巷导队伍+红色小管家+庐州街坊+庐青荟等志愿服务队伍,以线上“商圈群”+线下走街串巷等方式,集中收集新就业群体及商户潜在的“问题清单”,社区党委及相关部门提供服务资源,形成“资源清单”,坚持“分工负责,通力合作,统一领导、多调联动”原则,在每月月初,以四牌楼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为议事平台,召开“如何服务好辖区商户及新就业群体”系列主题议事会。组织商圈驻点干部、党员代表、新就业群体代表、商户代表及相关部门围坐一起,面对面了解快递员、外卖小哥关心关注的极端天气、路况、商户间纠纷矛盾等热点话题,做到“会前征求议题—会中共商共议—会后跟踪督办”闭环机制,真正将新就业群体的烦心事“提”上议事会、“议”在议事会、“解”在议事会,实现矛盾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调解,确保精准服务到位。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新就业群体6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条,解决问题10余个。

融入基层治理,实施暖“新”举措。积极探索组建特约巷导、先锋骑手、小区兼职小管家等志愿服务队,引导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主动融入城市50项民生实事宣传、交通安全劝导、环境卫生整治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对“不文明”行为随手拍,对“矛盾纠纷”随时劝,对“困难群体”随时帮,切实做好社情民意的“调查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痛点难点的“服务员”。主动尝试探索商圈积分制管理,将快递员、外卖小哥利用工作之便参与街巷管理、志愿服务等行动纳入积分管理,对成绩突出的新就业群体对应发放星级证书,实现与新就业群体的“双向奔赴”。(张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