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对“两企三新”群体的服务和关心关爱工作,近年来,庐阳区双岗街道在建强阵地、关爱服务、作用发挥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新”动能。
延伸“阵地链”,打造暖“新”友好空间。按照“选址精准、布局合理、方便就近、功能完善”原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物业志愿服务台、餐饮食堂等阵地资源,打造暖“新”驿站16个,提供临时休息、手机充电、免费加热、爱心雨伞、应急药品、饮水供给等10项标准化服务,在基础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法律援助”“职业技能提升”“心理健康讲座”等多项个性化服务,将“家门口”党群服务中心和歇歇角、党群议事厅、矛盾调解室相结合,鼓励新业态群体主动参与协商议事。今年以来,围绕企业发展、小区治理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10余次,协助社区调解矛盾纠纷5起。
创新“设施链”,建设暖“新”友好场景。围绕新就业群体构建“一社区一示范”友好场景,在辖区小区出入口、公示栏等醒目位置绘制新就业群体“友好路线图”,标明小区出入口、楼栋分布、单元号、快递柜位置等,确保指引明确、路线清晰,解决快递外卖骑手“进门难”“上楼难”等问题。在楼宇商超周边粘贴区域路线指引图、地下车库电梯口粘贴引导标识,解决外卖员“配送难”问题,利用临近小区门口的电动车充电桩,规划设立“骑手停车充电区”,让新就业群体好停车、好充电。通过发布“招募令”,鼓励沿街商户64家加入“友好商家”,推出“暖新折扣”,将辖区健康门诊、餐饮门店等转型为健康服务点和饮食服务点。截至目前,共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100余人次。
优化“服务链”,推出暖“新”友好举措。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组织社区“两委”成员、红色小管家、小区党建指导员“包联式”跟访,通过座谈会、上门慰问等方式收集新业态群体建议意见,把“急难愁盼”的需求清单变成“可感可及”的服务清单。通过“节气慰问+小哥点单”模式,携手工青妇、人社等部门,积极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主题活动15余场,结合“家门口的暑托班”“四点半课堂”,为新就业劳动者子女推行“暖‘新’托管”,联合司法、民警、消防等部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家属开展法律咨询、安全培训、法制讲堂、矛盾协调等专项服务10余次。
激活“作用链”,发挥暖“新”友好动能。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进楼入院等优势,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到社区报到,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结合网格管理化制度,选派先进党员担任“政策宣讲员”“民情速递员”“流动网格员”等,通过“小喇叭”“随手拍”等形式,将安全隐患、卫生等问题记录并及时反馈上报。截至目前,累计反馈户外充电安全隐患、楼道乱堆乱放等问题20余个,参与解决占道经营治理难题15件。精准开展“居民点单”、小区党组织“派单”、新就业群体“接单”服务,依托积分超市,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城市的“服务者”转变为社区的“共建者”。(吴姝娴 毛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