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非公党建

瑶海区:“新新向党”为新业态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发布日期:2025-04-11信息来源:瑶海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杨静】


近年来,瑶海区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短板,创新开展“新新向党”党建品牌创建行动,通过构建“1+2+5+N”标准化体系,推动党建工作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为新业态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一条主线”举旗铸魂,强化党建引领‌。以“举旗铸魂、引领发展”为主线,强化新业态领域政治引领。建立“线上+线下”双轨学习机制,开设“指尖课堂”“云上课堂”,通过“云会议”形式,组织“三新”党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观看红色影片、分享读书心得;打造“班前一刻钟”“车间课堂”、书记讲党课等学习载体,把理论武装工作贯穿到“三新”组织党员教育全过程。将党建嵌入企业发展战略,推动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在技能培训、职业认证中融入党课内容,打造“党建+创新”双向赋能模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两个覆盖”织网扎根,发挥组织优势‌。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组织覆盖难的问题,创新“动态摸排+灵活组建”机制,对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等平台企业、网点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建立经营运行、党组织建设、职工队伍、党员队伍、出资人等“五个清”台账,保动态记录、定期回访。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流动建等方式在“三新”领域新建党支部15个、群团组织42个,把党员吸引过来、组织起来,帮助29名党员转入党组织关系。在快递物流、网络直播等重点领域成立行业党委或、党建联盟,构建“行业主管+属地兜底”协同管理体系,确保党组织“应建尽建”、党员“归队有家”。

“五个友好”靶向发力,多维赋能发展‌。出台《瑶海区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友好楼宇”建设行动方案》,围绕“制度友好”“场景友好”“服务友好”“成长友好”“治理友好”等8个方面,制定15条具体举措,发布暖“新”食堂、为“新”护航、爱“新”暑托、助“新”成长、居有“新”所、法援贴“新”、惠“新”健康、团聚青“新”、治理汇“新”、表彰“新”星十大项目,为新就业群体“温暖筑巢”。积极构建新业态劳动者志愿服务积分激励体系,“一人一档”发放“积分存折”,设立社区“积分超市”,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开展积分兑换,让新业态劳动者成为“文明流动使者”。

“N项服务”精准破题,深化暖心治理‌。紧盯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打造“10分钟便捷服务圈”,建成“歇歇脚”红色驿站建171个,提供饮水充电、应急药箱等,‌服务快递、网约配送员等各类新业态劳动者万余人次。挂牌165家市场“爱心商户”、6家商圈“暖新餐馆”,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优惠就餐服务。制定惠企政策清单,开展直播电商等定向培训,落实职业资格认证补贴。‌建立“诉求直通车”机制,通过心愿墙、联席会解决劳动保障、职业发展等问题。发挥新业态劳动者“移动探头”优势,开展“社区吹哨、小哥报到”活动,组建83支“瑶熠生辉”志愿服务队,聘任外卖小哥担任食品安全信息员、城市治理网格员、社区民意联络员、扶持政策宣传员,参加小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