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阳区杏花村街道立足非公党建工作实际,将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提升非公领域党建质效、推动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的核心抓手,通过聚焦精准匹配、能力提升、实效落地,不断建强非公党建指导员队伍。
聚焦精准匹配,锻造适配型指导队伍。为建强能精准服务辖区发展的党建指导力量,始终锚定“需求导向、人岗相适”核心原则,从“选、配”两环节系统发力,着力打造“拉得出、用得上”的适配型指导队伍。在“选”上拓宽渠道、精准筛选,全面统筹辖区优质干部资源,严格落实“个人自荐+部门推荐+党工委审定”三级选拔程序,层层把关、优中选优,累计精选(专)兼职党建指导员13名,夯实队伍人才根基。在“配”上科学分配、合理统筹,针对辖区90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行业属性、发展阶段、党建需求等差异化特点,创新实行“一人多企”包保服务机制,明确专职指导员联系对象不超过10户、兼职指导员不超过5户的量化标准,推动企业需求与指导员专业特长精准对接;同时,同步设立标准化党建指导联络点,构建覆盖全辖区的服务网络,确保党建指导服务无盲区、全覆盖、无死角。
聚焦能力提升,构建系统化赋能体系。以“问题导向、实战实效”为核心,通过明职责、建机制、搭平台,推动党建指导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推行“日常联系+定期走访”模式,要求指导员定期与企业联系、实地走访,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党建动态及困难诉求,落实每月1次走访、每季度1次报告、每年1次党组织生活点评、每年1次党员培养,“四个一”履职规范,确保工作制度化、清单化。今年以来,累计走访服务企业80余次,搭建阵地强服务,整合资源打造“书记工作室”“党代表工作室”“幸福驿站”等阵地,设置党员先锋岗,引导指导员依托阵地开展助困帮扶、矛盾调解、政策代办等服务。同时,深化“问题帮办、助企发展”“企业大走访”等活动,推动指导员融入企业发展、参与基层治理。今年以来,累计帮助企业解决职工就业,群众反映的道路占用、配套设施不全等难题30余件。
聚焦实效落地,激活长效化发展动能。完善管理机制,严格落实“每周碰头、每月例会、半年总结、年度考核”模式,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督促做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发展党员等基础工作,建立“平时检查+年终考核”评价体系,结合派出单位、企业职工、群众三方评议,从履职绩效、作风纪律等维度开展评价。突出党建引领,以指导员为纽带,推动党建与企业经营、职工服务融合,引导指导员入企宣讲政策、建言献策。今年以来,协助发展党员6名、新建联建3个、单建党组织3个,召开党建知识座谈会6场。(王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