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社会发展局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构建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出发点,以增强经开群众民生福祉为落脚点。立足“高、广、深”三个维度,实施党建领航“三个一”工程,选树“领头雁”先锋,实施“转作风”行动,培育“大党建”阵地,以党建引领社会事业发展之力,厚植经开人民群众幸福之本。
“高”擎明灯,守住党员先锋一个红色“魂”。以组织建设为主线,筹划推进党小组建设,激活党组织神经末梢,坚持把党小组建在中心、处室等社会事业工作一线,结合机关党员的岗位属性、业务职能、专业特长等灵活划分党小组,筹划设置“党建+服务”“党建+文教”“党建+民生”三个党小组,进一步夯实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理论学习为基石,依托支部“三会一课”,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建立“领学+研讨+实践”三位一体学习模式,通过基层党员上“党课”、专家讲师进“基层”、知识题库入“心脑”等举措,深化以讲促学、以学促干、以干促进,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各项重点工作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以人才培养为导向,聚焦“内修+外炼” ,内部围绕党员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打造高质量服务型、学习型、团结型、纪律型、创优型“五型处室”。外部引导党员践行责任担当,开展党员“三亮”行动,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落实“四联四定”工作机制,组建社发局机关先锋服务队,开展“微心愿领办”“城市精细化 党员先锋行”等志愿服务活动12场次,梳理解决招生政策解读等56项实际问题,自今年招生工作启动以来,共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6面。
“广”处发力,抓住作风建设一根红色“藤”。作风建设全面提档。开展“快、准、精、聚、实”作风能力提升行动,坚持以快为引、以准为要、以精为本、以聚为纲、以实为魂,查摆了谋划不足、合力不够等19项作风问题,切实整治“慢作为”“乱作为”“粗作为”“散作为”“假作为”;发挥“听解促”牵头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建立沟通交流、走访跟进、问题跟办机制。今年15项民生工程已完成12项,下剩3项按照序时进度稳步推进。学习教育巩固成果。持续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把作风建设与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建立问题收集-交办-督办-反馈闭环机制;结合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推动整治当下问题和整治同类问题相结合,加强风险管控,完善制度建设,对各项会议、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22项制度进行梳理完善。党风廉政行稳致远。出台《关于加强社发局系统纪检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社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建立24项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突出问题负面清单;按照“一月一主题”,开展政治监督、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围绕落实“三重一大”、社会救助、设备采购等开展监督检查60余次。
“深”耕细作,耕好社会事业一片红色“地”。强化党建引领,聚焦民生福祉,围绕“发展强党建、党建促发展”主题主线,推动社发局机关教育、体育、文旅、民政、残联、人民武装、退役军人事务等各项社会事业赋能增效。外引内提,以教育之力厚植经开群众幸福之本。实施“外引内提”发展战略,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优质教育布局,实现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和新优质学校100%全覆盖;成立合肥明珠教育集团等八大教育集团,建成合肥德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助力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提档升级,文化事业繁荣经开群众文化生活。围绕开发区三大产业集群和六大主导产业特点,发掘“工业+”“科技+”的价值链,积极创建工业游、科技游、研学游示范基地;围绕徽园和欧风街,充分挖掘项目价值,打造具有经开特色的“非遗文化进徽园”文化品牌。创新机制,民生基础保障增进经开群众民生福祉。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模式,兜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提升服务能力;推进殡葬惠民服务扩面,获批全市首家区级公益性公墓收费标准;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及时解决就业、康复和无障碍改造等急难愁盼的实际困难。优化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加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提高退役军人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