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麓镇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关键人、关键题、关键事,大胆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的新模式、新方法,细“治”入微助力基层治理工作“赋能增效”。
用好“关键人”,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选优配强基层治理力量,选派优秀“80后”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湖州跟班学习,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好方法好经验跟着学、跟着干,储备20名公道正派、善做群众工作的“能人”“贤人”并纳入村“两委”后备力量队伍,助力19名村干部学历提升,充分激活基层治理“头雁领航、强雁带动”的雁阵效应。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21名符合条件人员报考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8名同志成功获得相应职业水平证书,蓄足基层治理“源头活水”。聚焦构建“多网合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网格整合核定工作,全镇9村(社区)重新划分为154个网格并配齐171名网格员,将党建、乡村振兴、综治信访、生态环保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学习借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推动驻村工作队、乡贤“五老”力量下沉网格,有效延伸基层治理触角。
找准“关键题”,整治基层治理“疑难杂症”。推深做实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聚焦民生服务、矛盾化解等13类群众关切的堵点难点确保“选题”精准、“解题”有力、“结题”见效。如桐荫社区紧盯小区物业失序失管问题,坚持党组织牵头,联合花塘村组建麓鸣物业管理公司并同步成立党支部,上门走访居民300余次、解决充电“飞线”、垃圾清运投诉件79起,将服务阵地建到“家门口”。截至目前,10个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全部圆满结项,以点带面开创黄麓镇基层治理新局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机制,全年走村入户召开“板凳会”200余场,有效构建司法、公安、综治三站合一的“一站式”解纷体系,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盯牢“关键事”,推动基层治理“共治共享”。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志愿服务,大力推广“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组建由党员先锋、青年志愿者等构成的1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聚焦“一老一小”,协同“思想力”社工为辖区内2700余名老人“送诊上门”,为8户行动不便老人进行起居行走、康复护理适老化改造,创新打造“七彩课堂”志愿品牌,联合合肥城建学院开展周末托幼活动82场。组织安徽富煌、欧菲光电等“两企三新”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积极引导骑手等新业态群体成立“平安先锋”,“随手拍”协助发现问题隐患30余处,充实基层治理“新”力量。推广运用积分制,因地制宜制定鼓励孝老爱亲、反对高价彩礼等71项积分评议正负面清单,累计发放积分510余次,兑付商品230余件,通过设“积分”、兑“商品”促“善治”、焕“乡风”,以“小积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