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农村党建

长丰县杜集镇:进一步打造“红色集市”驻村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5-04-29信息来源:长丰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杨吉】

近年来,长丰县杜集镇着力擦亮“红色集市”党建品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构建“需求收集-资源整合-服务供给”闭环体系,创新升级红色集市驻村服务模式,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聚焦需求导向,定制个性化“服务清单”。立体化“收单”。针对乡镇目前老年人口占比高的特点,采取网格走访、板凳议事、电话征集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梳理出生活便利、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6类共性需求。精准化“制单”。根据需求清单,推出“红色理发”“红色医生”“红色车队”“红色水电”“红色修鞋”5项服务,制定“红色集市”驻村计划服务卡,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地点及联系人,实现“一卡在手、服务全有”。动态化“跟单”。建立“群众评价,总支研判,党员优化”反馈机制,根据群众反馈,调整服务频次和内容,实现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精准匹配,满足居民多元化、多层次需求。

整合资源力量,构建多元化“服务矩阵”。党员带头示范。社区党总支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志愿服务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做先锋、树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红色车队”代购药品覆盖3家县级医院,累计应急送医16次。能人巧匠助力。组织红色物业、卫生室医护人员、在家能工巧匠等组成“红色集市服务团”,定期开展“红色集市”驻村计划,实行"群众呼叫—30分钟响应"机制,解决水电维修、物品修补等急事难事23件。三是阵地功能升级。打造“红色集市大市场”作为固定服务点,按“定时+定点”模式开展集中服务,同步开通电话预约渠道,形成“集中服务日+日常响应岗”双线服务网络。

健全机制保障,打造常态化“服务模式”。建立分类管理制度。机关干部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参与活动,党员志愿者无偿服务但一定程度上优先考虑评优评先,非党员能人巧匠通过社区给予适当补助的方式,激发服务积极性。健全资金保障体系。将“红色集市”服务经费纳入社区年初资金预算,保障修鞋材料、理发工具、维修工具等必要支出,充分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活动经费,指定专人负责经费的使用、记录,确保服务常态化开展。建立效果评估机制。截至目前,已在试点社区开展集中服务5场次,惠及群众300余人次,解决实际问题35件。通过电话回访、现场谈话等方式开展满意度测评,收集优化建议纳入下阶段服务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