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紫蓬镇紧抓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定制“菜单式”课程、搭建“实景式”平台、开展“结对式”帮扶三大举措,为党员教育培训注入新活力,有效提升了党员参与度与培训实效。
定制“菜单式”课程,需求对接精准化。该镇紧扣党员需求,精心制定培训“菜单”。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征求党员意见建议200条,梳理出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5个培训专题,确保课程内容精准对接党员实际需求。创新“理论+实践”双轨模式。“请进来”强理论,邀请党校专家、先进模范等开展专题讲座12场,分享政策解读、技术经验,为党员补足“精神之钙”。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党的理论政策与农村实际相结合,让党员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走出去”拓视野,组织党员赴先进村、红色教育基地实地研学,通过“看、听、问、悟”沉浸式学习,推动学用转化。今年以来,党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搭建“实景式”课堂,学习体验沉浸化。“红色课堂”强化党性。依托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育。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聆听红色故事、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引导党员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性修养。今年以来,已开展红色教育活动12次,覆盖党员890人次。“产业课堂”技术赋能。组织党员到先进村的特色产业基地,实地观摩学习产业发展模式和种植养殖技术,现场与技术人员交流互动,解决实际问题23个。“实践课堂”服务群众。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让党员在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工作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开展“结对式”帮扶,能力提升协同化。“线下结对”青老互助。考虑到党员年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推行“结对帮扶”学习模式,组织年轻、文化水平高的党员与年老、学习困难的党员结成帮扶对子,由年轻党员帮带学习困难党员,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帮助老党员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老党员则传授工作经验和传统文化,实现了优势互补。“线上助学”云端充电。依托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平台,推送微党课、短视频等学习资料80余份,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指尖充电”,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目前,已结成帮扶对子30余对,有效解决老党员的学习难题,推动全体党员共同进步,确保教育培训“一个都不掉队”。(汪青林 吴欣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