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巢湖市中庙街道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定盘星”和“动力源”,聚焦组织筑基、产业赋能、治理提质三大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筑牢组织根基,锻造振兴“硬堡垒”。压实责任强引领。制定年度党建重点任务清单19项,明确节点、压实责任。扎实开展村(社区)“两委”届中分析研判,优化班子结构,动态储备党组织书记后备11名、村“两委”后备力量10名,确保组织坚强有力。头雁培育提素能。实施“头雁”工程,组织村书记“擂台比武”1次,选派15人次外出体悟实训。选拔任用街道中层干部10名,举办党务、信用村、依法行政等专题培训4期,培训骨干60余人次,有效提升履职能力。固本培元激活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学习教育读书班1次、党支部书记讲党课16人次。充分利用周边红色资源,组织80余人次赴李克农故居等红色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筑牢思想根基。
深耕产业融合,点燃共富“强引擎”。组织领航聚资源。创新组建“有巢丰物 焦姥市驿”共富联合体,联动环巢湖17个村(社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整合中垾番茄、烔炀糕点等特色农产品,成功举办“头雁领航 一村一品”展销活动。闲置盘活增效益。精准盘活闲置资产,巧变“包袱”为“财富”。河西村利用流转土地开发环湖茶社集群,上半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胜利村创新改造40亩淤泥塘为莲藕种植基地,发展“荷花经济”吸引游客打卡增收。文旅融合创品牌。积极促进“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产业+旅游”等新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合肥小洱海”网红打卡点,引入扎染、漆扇DIY等新业态。开发“姥山岛”雪糕、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组织策划“渔网编织体验”“姥山野茶品鉴”等主题活动,获央视、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话题热度破百万。
精耕基层治理,绘就和美“新图景”。创新机制解民忧。深化“四事四权”工作法,运用“阳光书记见面会”“板凳议事会”协商化解土地纠纷、拆迁疑虑等矛盾10余起,高效促成芝樱花海65亩土地流转初步意向,河西村“协商议事点亮群众‘幸福路’”获评合肥市优秀基层协商案例。整治环境焕新颜。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35次,清理毁绿种菜约30亩,依法拆除违法建设33处。清理湖岸线及湖面杂草、死鱼等垃圾约110吨,组织“守护碧水蓝天、共建美丽姥山”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项目保障惠民生。聚焦办好民生实事,实施王咀村污水管网改造、公厕提升、停车场建设等系列项目。投资5.6万元实施老滨湖大道太阳能路灯安装西延工程,实现老滨湖大道路灯全线贯通,有效改善了城郊村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激发城乡融合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