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西县花岗镇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求,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创新突破口,聚焦组织赋能、产业升级、机制创新三大路径,推动集体经济从“零星开花”向“全域共富”跃升,开辟出一条“支部引领、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群众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红色引擎驱动“强村矩阵”,筑牢新质生产力根基。面对村集体经济“散弱小”、资源沉睡等瓶颈,该镇党委打出组织引领“组合拳”。顶层设计强统筹,成立镇党委书记挂帅的集体经济专班,整合农经、财政、党建等核心力量,科学制定“一村一策”合作社发展方案,重点明确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股权结构优化、绿色低碳经营方向等关键要素,为全镇30个村(社区)装上“智能导航仪”。梯度培育树标杆,创新实施“谋划-孵化-壮大”三阶推进法,首批打造杨湾粮油加工、芮店农旅融合2个示范合作社,带动张店、李祠、叶岗、天堰等17个村因地制宜陆续谋划探索合作社主导产业。同时组织合作社带头人对外观摩交流和学习现代产业运营4次,破解“重成立轻管理”顽疾,确保集体资产活水长流。
产业升级锻造“致富链条”,培育新质生产力核心。立足资源禀赋,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闲置资产“再生金”、产业链条“深融合”。唤醒沉睡资源,系统梳理并高效盘活闲置校舍、厂房、水面等“两闲”资产50余处,先后建立扶贫产业园、粮油加工厂、农事综合服务中心、高标准蔬果大棚,前瞻性引入文创综合体、种质产业园等新质生产项目,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和“创新基因”。延伸产业链条,以现有产业为基底,强化科技应用与融合创新,探索多产融合发展模式,如杨湾村将传统种养殖与现代精深加工技术紧密结合,显著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附加值,年承接订单超800万元;四合社区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工厂化育秧等现代农业技术,打造从耕种、保收到烘干、加工的集约化生产,带动周边就业同时促进集体经济增收约20万元。
要素聚合破解“增收密码”,构建新质生产力生态。聚焦人才、资金、市场等关键要素短板,构建可持续发展业态。重视人才强基,依托智慧农事服务中心和李祠农机合作社实施“新质农人育才计划”,联合专业机构,重点开展无人机植保、智能农机操作等前沿技术培训10余场,精准培育掌握新技能的专业机手20余人。强化政策供给,推动土地、财政、税收、科技等支持政策向农村一线倾斜,高效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乡投注资、社会资本等多渠道资源,集中力量、精准扶持,确保“扶持一个,成熟一个”。推进数字营销,创新“合作社+电商”模式,以跨河村美满银龄农场为试点,组建专业自媒体运营团队,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将农场垂钓、共享菜园等特色体验项目,以及应季蔬果、生态土鸡、土鸡蛋等优质农产品进行线上推广销售,实现年销售额强势增长58%。(董秀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