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庐江县冶父山镇党委全面推广“窗帘之约”,通过精准摸排、互助积分、多元联动,构筑起精准高效的关爱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能。
精准摸排织密关爱保障网。整合“红管事”、网格员、村医、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联动民政、卫健、残联等部门数据,实现“底数清”方能“施策准”。对辖区内高龄独居老人、事实无人监护儿童、重疾重残人员等474户重点群体展开精准排查,详细掌握每户的慢性病管理、用药需求等健康状况;房屋安全、无障碍设施等居住情况;日常采买、用餐起居等实际需求和跌倒、用火用电隐患等潜在风险点,最终确定并纳入“窗帘之约”重点服务对象112人。为每户服务对象配备专属服务联系卡,清晰标注结对志愿者、网格员及紧急联系人信息,并在其窗户、大门等显著位置张贴醒目的“窗帘之约”标识,作为邻里关注的直观信号。
互助积分激活邻里新动能。创新深化“邻里守望+信用积分”机制,根据摸排情况精准分类需求,组织志愿者、热心村民与重点对象结成帮扶对子,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监测等贴心关怀。目前已成功结对帮扶244人。为确保服务不间断,镇党委实施结对帮扶“AB岗”模式,即每户重点对象由两名志愿者共同负责,相互补位,有效避免了因志愿者个人原因导致的服务空档,保障了关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周边邻居形成自觉“每日多看一眼”,结合上门探视或隔门问候。将志愿服务纳入信用积分管理体系,科学制定赋分规则,对志愿者的服务频次、质量效果进行量化积分。形成“服务换积分、积分兑实惠、实惠促服务”的良性循环,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邻里互助的热情。截至目前,帮扶人通过服务累计获得信用积分7455分。
多元联动打造服务全链条。注重整合辖区敬老院、卫生室、社会组织等资源,为19位老人提供助餐服务,27位老人安装监控和烟雾报警器等智能产品,17位老人实现家庭适老化改造。依托“红管事”和志愿者队伍,村级党组织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和合理诉求专门记录,明确专人负责、限时办结。巧妙将“窗帘之约”与“一线为民办实事”“板凳会”“红管事”等紧密结合,走访巡查中发现的诸如房屋漏水、用药短缺等实际问题,直接纳入“一线为民办实事”清单予以解决;借助“板凳会”平台收集民情民意,动态调整帮扶策略;“红管事”在日常走访中同步履行“窗帘之约”巡查职责,解决服务对象急难愁盼1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