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丰县庄墓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创新实施“一周村长”工作制度,通过拓宽参与渠道、提升服务效能、建立长效机制三大举措,有效引导党员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拓宽参与渠道,让基层治理“有温度”。坚持把建强村干部队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每月10日结合党员活动日参与情况及包组干部推荐,面向辖区内所有居民开放报名,打破身份、职业、年龄限制,采用“自主申请+组织遴选”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个村民组都有代表参与。目前已顺利完成7任“一周村长”轮值工作,参与者分别来自7个不同村民组,涵盖社区党员、村民代表、非遗技艺传承人等多类群体,确保“人选”与“村情”相匹配。注重增强任职仪式感,为每位“一周村长”举行任职仪式,配备统一工作标识,配置专属办公座位及用品。通过系列仪式有效激发了参与者“上任”即尽责的内生动力,提升了他们对社区治理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提升服务效能,让基层治理“有力度”。“一周村长”采用“跟班学习+实践锻炼”模式,全面了解社区工作。作为网格化治理的有效补充,任职期间他们全程跟随社区干部坐班,深入参与政策宣传、民情走访、安全检查、矛盾调解等工作。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矛盾纠纷调解中扮演“润滑剂”角色,在信息摸排中当好“信息员”,在政策宣传中成为“传声筒”。今年8月以来,7任“一周村长”已累计协助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完成576户1386人的常住人口信息核实和房屋状况摸排工作,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精准度和效率。特别是在高温天气走访独居老人、政策解释答疑等工作中,“一周村长”以其亲切的群众身份,获得了居民的普遍信任和认可,大大提升了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建立长效机制,让基层治理“有深度”。注重将“一周”的短期体验转化为长期治理效能,切实做好“后半篇文章”。定期组织召开“一周村长”经验交流会,研讨村内事务,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目前已累计开展交流活动2场,收集意见建议17条。同时建立健全“一周村长”人才资源库,详细记录其专业特长、履职表现与兴趣领域,并将其纳入基层治理人才储备体系。计划通过设立年度优秀“一周村长”评选、将参与经历纳入社区信用积分体系等方式,增强持续参与的吸引力和积极性。随着“一周村长”制度的深入推进,庄墓镇基层治理的 “毛细血管” 愈发畅通,党员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持续高涨,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