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夏阁镇坚持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聚焦顶层设计、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三个方面系统谋划、精准发力,推动夏阁镇村集体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强化顶层设计,把准集体经济发展“方向盘”。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发展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建立健全“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分村负责人具体推、村书记抓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严格落实“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机制,按月建立收入进度台账,对进展缓慢村居提前介入指导,累计开展指导32次。积极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柳南村成立“益民合作社”,与企业签订垂盘草订单,预计年增收10万元,有效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实行“一村一策”,精准制定发展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
深挖资源潜能,拓宽集体经济发展“增收渠”。立足镇情村情,充分激活各类资源要素,多渠道、多形式拓展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全面盘活16个村(社区)闲置房产、校舍、土地等资源,通过租赁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增值,五星社区出租老村部年增收27.3万元,大庙村、八字口村盘活闲置校舍,分别实现租金收入2万元,并持续推进招租。积极争取并承接小型公益项目、耕地恢复、永久基本农田整改等政策项目,沿河村、独山村分别通过项目补助增收20余万元,五星社区通过农贸市场摊位费收缴及物业管理,年增收超25万元。主动对接服务城乡供水、S11、S18等重点工程,出租集体土地用于制梁场、集体房产用于项目部等,累计为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实现项目建设与集体增收互促共赢。
培育特色产业,打造集体经济发展“强引擎”。坚持产业兴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创新经营模式,推动三产融合,增强集体经济内生动力。鼓励各村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沿河村发展稻虾混养超千亩,独山村种植菊花并配套建设烘干房,有效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柳南村积极发展订单农业,预计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42万元,沿河村探索村集体承接公共服务,通过保安服务、公厕管护等项目年增收10万元,尉桥村农贸市场管理、大焦村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稳步成长。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元通村依托花苗地烈士陵园红色资源,里岗村利用下汤水库等人文自然资源,发展研学旅游,带动当地农特产品销售,实现“以旅促农、以农强旅”的良性循环。打破村域界限,推动“飞地抱团”发展,多个村居联合筹集资金,购建标准化厂房、光伏电站、农业烘干房等优质资产,通过租金、分红实现稳定收益,五星社区年获厂房租金28万余元,5个村联购环卫车年增收48.3万元,联建光伏项目持续产生收益,有效破解了资源不均、单村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