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庐阳区紧紧围绕区委“一核一城一中心”战略布局,聚焦“一保障两建成”使命任务,以国际视野促进乡村、科技、艺术、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党建共建、人才招引、产业融合等方式,全力打造“院地”“朋友圈”,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
打造“院地”共建党建品牌,架好“连心桥”。联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能源研究院、滨湖科学城等单位,创新打造“院地共建”党建品牌,建立常态化研讨会商机制。通过各成员单位紧密联系、密切合作、积极交流,顺利保障“国之重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园区竣工及6条配套道路建设,成功引入总投资超150亿元BEST主机、中科未来创谷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深入推进“两强一增”战略,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党支部结对共建,持续在科技+人文+乡村振兴上深入合作,充分做好“产、学、研”推广。自院地结对共建以来,共联合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成功举办“国际科学艺术节”“科学艺术沙龙”“健康毅行”“科学艺术周”“电梯安全隐患排查”“主题团日省级示范活动”等结对共建活动100余场,推动形成科学岛、科学家“有事就找庐阳三十岗”服务理念,打造科创庐阳“桥头堡”。
全力推动科技人才招引,建立“蓄水池”。坚持“项目引才、实战育才、事业留才”理念,鼓励科技企业不拘一格招引各类人才,吸引“花甲科学家(工程师)”传帮带、培养实用人才,引进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电投、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单位多位刚退休的科学家、工程师、高管加盟,初步建立起院士领衔、领军人才为支撑、中青年学者为骨干、联合培养研究生为后备军的梯队式人才团队。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在政策解读、社会保障等方面开展主动式、入门式、贴心式服务。常态化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联系,合作建成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实现“上山下乡”为农业企业进行科学指导并实地检验科研成果,争取更多党建共建成果落地开花,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截至目前,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已入驻教授120余人,研究生2000余人,协助开展“博士生合肥行”等活动30余场,1000余名学子参与教育实践。
推进科农文旅产业融合,打造“科普游”。依托院地党建共建优势,深入推进科农文旅融合,深挖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科学普及岛、未来大科学城深空探测实验室、庐阳崔岗艺术村等资源,确定“2+1+4+N”研学游基地总体布局,打造集科普教育、绿色生态、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科普研学游路线。常态化对接科学岛及合肥现代科技馆、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大隐原乡、三国新城遗址公园等单位,将科技科普、人文历史和研学基地同庐阳三十岗研学游基地建设、运营有机结合,串点成线,为乡村振兴形成合力。截至目前,已实施科普研学教育综合体、科技艺术馆、深空主题研学中心、科学艺术交流中心、人居环境提升、数字崔岗系统等7个项目,建成全省首个以深空为主题的深空探测科普艺术馆,精心推出5条科普研学游路线,对接50余所高校、中小学开展“科学中心看合肥 科普研学到庐阳”等研学活动100余场,进园区参观人数累计突破10万人。(孙丹 周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