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散兵镇坚持以人才优先发展,紧扣乡村振兴和本地发展需求,围绕“建机制、清底数、重培养、强联系”四方面做实做细,着力为本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驱动。
标准化建章立制,树牢大抓人才鲜明导向。散兵镇坚持党管人才的重要原则,由“一把手”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面推进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今年已召开人才理论集中学习2次,人才专题调度会2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落实人才服务专员职能,要求掌握各级人才政策和本地人才信息库,并常态化走访重点企业,做到精细化服务,帮助企业人才最大化利用政策红利。集中开展“人才服务月”活动,联系非公党建指导员,共同宣传人才政策,推动人才引进与管理效能升级。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开展企业座谈会12次,覆盖企业30余家,解决人才问题8项。
精细化梳理掌握,明确各类人才底数基数。充分发动镇村干部、非公党建指导员、网格员等各类群体,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形式,深入挖掘乡村人才资源,构建动态更新的乡村人才信息数据库。对技术型、返乡创业型等,通过多方问询与实地考察,深入挖掘其特长与资源,并记录职业背景、技能特长、学历层次等关键信息,分类建立“一人一档”。截至目前,梳理乡村建设工匠类人才13人,全日制本科基础类人才43人,本地农业生产经营人才105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243人,土专家、田秀才24人,储备优秀村级后备干部21人。
个性化培养使用,发掘本土人才干事潜力。散兵镇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聚焦本土人才作用发挥。针对暑期返乡大学生,镇团委主动对接并提供3个实践岗位,让本土人才提前了解基层,为扎根基层提供经验积累和理性认识。结合今年到村任职选调生所学专业,积极对接其南京林业大学导师来镇调研,针对本镇十万亩林场的林下经济发展,制定专业方案,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良方。搭建青年人才交流平台。依托散兵镇青年人才党支部,组织优秀青年党员开展青年人才“思享荟”座谈会3期,参加人数90人次,进一步激励青年人才勇于创新,发挥青年优势,助力家乡乡村振兴。
多样化宣传联系,强化旅外人才情感纽带。散兵镇现有旅外优秀人才47名,为强化联系服务,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合村(社区)干部,对人才实行“一对一”精准联络,定期推送人才政策、创业扶持举措等信息,全力配合其发展需求,鼓励他们通过智力支持、资金投资、返乡创业等方式助力家乡发展。今年以来,累计推送政策信息120余条,解答咨询15次,收集发展建议10余条。同时,要求村(社区)干部动态更新旅外人才返乡信息,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的返乡计划。每年春节期间,谋划举办“返乡人才交流会”、人才走访交流等线下活动,邀请返乡人才共话桑梓情、同筑家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