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江县移湖街道坚持以人才优先发展,紧扣乡村振兴和本地发展需求,围绕“建章立制、摸清底数、优化服务、素质培育”四方面做实做细,为推动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聚焦建章立制,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工作小组机制,明确党工委书记作为“一把手”亲自抓,建立分工明确、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将人才工作作为党工委工作重要课题、重点任务,每月召开人才工作专项会议,围绕招才引智、人才培育等方面开展集中研讨,营造重视人才氛围。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落实经常性走访和慰问,一对一精准联系4名专家,紧抓服务人才“关键小事”,倾听人才诉求和意见,畅通服务人才渠道,将服务人才落实到日常生活。联系非公党建指导员,借助走访、调研企业等时机,宣传惠企政策和人才项目申报政策。截至目前,共宣传相关政策12条,帮助解决申报问题2个,协助12名人才自主申报市级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落实2家企业人才安居补贴发放。
聚焦摸清底数,绘制人才资源“全景图”。实施人才源头挖掘计划,做好人才摸底工作,明晰辖区人才情况。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对辖区各领域人才底数进行摸排,全面掌握各行业人才储备状况,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外出经商人员、文艺骨干等四类群体。充分运用网格员、分片干部联系亲属、入户走访等形式,对辖区人才进行全覆盖摸排,详细了解人才信息,按照“一人一档”,统计完善6类信息,建立动态更新的本地人才信息库,重点记录人才涉及领域及相应特长。化“被动等才”为“主动联络”,截至目前共摸排企业经营类人才26人,科研人才8人,医疗卫生类人才4人,教育类人才3人等10类庐江籍优秀人才,摸排挖掘社会工作人才24人,宣传文化领域人才4人。
聚焦优化服务,凝聚人才招引“新动能”。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作为与在外人才沟通的“桥梁”,依托乡贤会、大学生假期返乡等契机,通过发一次微信、打一个电话、走访一户的“三个一”活动,增强与在外人才的联络,积极宣传家乡政策,讲明家乡发展变化,提升招引效果。通过与人才面对面深入交流,让人才感受家乡温暖,了解家乡引才政策。鼓励亲属积极推荐在外人才,充分利用乡贤乡情,吸引在外人才回流,成功回引农业技术人才3人。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氛围,联合县人社局积极开展“送岗下乡”活动2次,紧抓春节等节假日返乡黄金期,依托企业用工需求和实际发展需要,吸引15家企业参加,为群众提供了200余个工作岗位,吸引人才留乡,为人才返乡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聚焦素质培育,铺就人才成长“快车道”。多元化育才,提升人才素质。开展青年干部座谈会、书记“擂台比武”等活动13次,以经验交流带动学习榜样,以技能比武锻炼人才,强化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实地教学、外出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农村返乡人才、农业种植大户、后备力量等培育,不断提升乡村人才水平。共组织开展理论及技能业务培训12次,培训覆盖500余人次。发扬“传帮带”优良传统,形成互帮互助连带效应,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青蓝结对”导师帮带制度,领导班子“一对一”帮带年轻干部,传授工作经验、解答思想困惑、关爱学习生活,快速帮助青年人才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截至目前,共安排10名领导干部担任导师,帮带培养10余名年轻人才。(孙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