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阳区海棠街道坚持把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在丰富教育形式、做实教育内容、严格教育管理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成体系、上台阶。
运用“传统+现代”,教育形式“活起来”。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统筹街道、社区两级党校线下阵地以及远程教育终端线上载体,解决“填鸭式”传统学习弊端。采取“支部搭台、党员唱戏”等方式,统筹开展“红色气质 聚力海棠”榜样微党课、石榴树下微宣讲、暖心党群议事会、五老现身说法、红石榴籽文化演出等形式多样的学用活动,推动党员从台下“观众”变成台上“主角”。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员教育”学习模式,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新媒体学习矩阵作用,推动日常学习从“纸上”向“指上”转变,引导广大党员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基层治理、身边榜样等“云端内容”,在点播共享中不断凝心铸魂。用好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荷塘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等阵地,组织开展案例式、观摩式、体验式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培训,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为沉浸式交流互动,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实效性。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党员教育学用活动110余次,举办各类党员学习培训100余场。
聚焦“广度+深度”,教育内容“实起来”。结合党员群众学习需求和本地资源禀赋,广泛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结合不同领域、人群特点,量身定制党课“菜单”,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满足个性化、差异化教育需求,不断延伸党员教育“辐射半径”。邀请党校教师、行业先进典型等讲授政策理论、传授工作经验、上台现身说法,推动学习教育理论性与实用性紧密结合。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群众在文化广场、民族长廊、居民议事厅等场所上党课,使用贴近群众的“乡音俚语”和“生活实例”,把党课融入故事叙述、情景模拟和现场互动中,让党课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以小切口反映大政策,以小故事讲好大发展,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神经末梢。今年以来,全街组织“邻里”宣讲队进企业、进小区、进学校,开展专题宣讲20余场,覆盖群众500余人次。
采取“激励+约束”,教育管理“严起来”。健全完善考核评价、党内关怀帮扶、激励鞭策等工作机制,结合“七一”、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等时机加大实地走访、关心关爱党员力度,及时了解掌握广大党员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实效。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各项规章制度,依托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对照优秀党员查找差距,经常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现经常性党性“检修”。落实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工作,依据个人实际、自身特长、岗位优势积极认领,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实事,让党员干部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强化正向激励引导,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通过选树一批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比学赶超、争当榜样,今年以来,累计评选表彰“最美党员”“优秀党员志愿者”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