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长丰县坚持把党员教育作为建强党员队伍的重要抓手,通过筑牢组织阵地、配强师资队伍、创新培训方式“三点发力”,着力提升党员教育实效。
筑牢组织阵地,夯实平台建设“基点”。组织建设抓统筹。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既注重理论研究,又强化专题专业,切实做到聚焦聚神、聚力聚责。全县建立“乡镇党委统一领导,基层党建办公室统筹抓总,各部门协同推进”组织体系,科学制定规划,精心设计课程,着力打造“党味浓、接地气、富活力”的党员教育模式。硬件建设抓规范。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场地设施、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的“六有”标准规范远教站点建设。造甲乡坚持按照“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定期维护”的原则,挑选能力强、能熟练操作系统的村干部担任管理员,落实管理员AB岗制度,确保站点正常运行。阵地建设抓延伸。各乡镇重点盘活现有资产资源上做文章,充分挖掘“家门口”资源,探索“课堂+基地”模式。造甲乡充分将党群服务中心、北乡支部纪念馆、长丰烈士陵园、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拓展为教育教学点,把红色场馆、农场林地、田间地头变成课堂,把教学阵地延伸到现场、延伸到最基层。
配强师资队伍,突破党员教育“重点”。精心配备强师资。统筹领导干部、党校教师、老干部、老党员、基层党组织书记、乡贤能人等担任讲师,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特点,满足不同类型学员的学习需求,开展点单式、菜单式差异化培训,通过总结提炼优秀实践案例,提升培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送学上门解难题。造甲乡积极发挥协同联动作用,组织“两委”干部、网格员、年轻党员志愿者开展“送学上门”活动70余次,扩大教学辐射范围,极力破解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难题,切实解决村(社区)老弱党员学习困难等问题,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全员覆盖。多元教学增质效。打破单一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以“理论+实践”“课堂+现场”“学习+体验”等多种模式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造甲乡紧紧围绕红色教育、基层治理、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主题,充分发挥本土红色资源、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优势,将区域内特色资源串成线、连成片,打造独具特色的现场教学路线,激发党员学习内生动力。今年以来,全乡共开展各类党员教育活动150余次,覆盖党员2300人次。
创新培训方式,锚定党员教育“焦点”。细化课程设置。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核心课程。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重点工作,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培训30余次,开设后备干部培训、网格员培训等特色班次10余场,精准补、提质效。活用“线上”资源。关注外出流动党员培训,充分利用党员微信群、云端课堂、腾讯会议等方式,打破传统形式,通过线上发起学习培训,组织流动党员参与网络培训。突破场地、人数、天气等主客观因素限制,将学习资源送入党员手中,打造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新渠道、思想政治建设新阵地、党性修养锻炼新熔炉。突出以学促干。推动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深度融合,加强党员干部本领锤炼,鼓励基层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发挥模范作用,促进教育培训从“听走看”向“思悟行”提升。结合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定期开展“两委”干部“擂台比武”活动,以“成果展示+现场演讲”方式,鼓励党员干部上台交流,让培训学习从“你讲我听”变为“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