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西县坚持按照新时代党员教育新要求和新部署,从夯实基础工作、强化资源供给、创新形式载体等下功夫,不断探索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新路径,为推动党员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聚焦夯实基础,下好统筹联动“先手棋”,提升教育培训系统性。制定培训计划。立足县域实际,以“牢记嘱托、谱写‘徽篇章’”为主题,制定《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肥西县农村党员冬训春训工作的通知》,对全县党员冬训春训内容、要求等进行详细部署,并做到“方案必审、开班必到、过程必问、成效必查”,不断完善“训前、训中、训后”工作闭环。突出培训主题。以“县级抓关键、党委抓多数、支部抓全员”为目标,县级紧扣“五比五拼”行动,举办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智造肥西”大讲堂。乡镇园区结合发展需要、党员需求,分类开展流动党员、“三新”党员、党员干部等专题培训班。各类基层党组织结合行业领域特点,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策划“智汇派”读书会、“悦读沙龙”等集中学习,激活党员教育最大效能。建强学习阵地。围绕“五个一”“六个课堂”学习任务,引导镇村用好党校主阵地,用活柿树岗乡新街社区、紫蓬镇长刘社区等乡村干部实训基地,肥西烈士陵园、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等红色地标,镇村学用示范基地、党员微家、人才驿站,以及“太空莲基地”“数字农旅果蔬大棚”等21个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
强化资源供给,打好外引内培“组合拳”,提升教育培训内涵力。培优师资队伍。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点作为主题主线,邀请省市专家教授、县镇村业务骨干、身边榜样等群体,组成“党校教师+特聘专家+党政干部+基层先锋”多元师资队伍,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三农”政策、法治教育、红色教育等方面开设“必修课”,将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贯穿冬训春训始终。延伸培训触角。依托“党建智慧+”平台、肥西先锋微信公众号,建立集县内优势资源、县外优秀资源、省外优质资源于一体的党员教育资源“中央厨房”,定期共享县内特色做法,介绍县外先进典型,推荐长三角先发地区经验,引导镇村按照地域相邻、文化相近、需求相通的原则,广泛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实现优势资源互相交流一批,优秀资源从外引入一批,优质资源赴外研学一批。融合多元渠道。发挥党员教育电视片资源优势,将《榜样》系列栏目、“安徽党员大课堂”等远程教育精品课程,本土创作摄制的《十二封家书》《星火点亮“小院墙”》《一块门板》等176部党课视频、《从贫困村到百万村》《党建引领“一网五会”治村工作法》《矛盾纠纷看我老张》等30个实用课件,纳入冬训春训重要内容。
注重创新载体,找准知行合一“关键点”,提升教育培训实践性。聚焦基层治理。通过“属地社区党组织搭台+群众代表出题+党员先进典型破题+党员网格员观摩交流”模式,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情境,搬到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现场,推动驻地单位、包联单位、共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在共商共议中了解群众关心关切、提升群众工作本领。近年来,“一网五会”、“繁”事好商量、“埠”负众望等百余个党建品牌不断打响,实现以需求为导向,既强化党性教育,又提升治理质效。赋能乡村振兴。搭建“村级党组织+职能部门党员骨干+致富带头人+‘新农人’”协作平台,联合农业、文旅等职能部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开设“田间课堂”;用好党员远程教育平台资源,开设实用技能“空中课堂”;联合集体经济破千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负责人、“书记三人行”直播带货网红党组织书记等,开设“案例课堂”。实现在“面对面、手把手”中,构建“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乡村添活力”多方共赢生动局面。靶向为民服务。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擂台比武”“揭榜挂帅”等活动,鼓励党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应急处突行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在职党员到小区报到”等一线检验党员教育成果。2025年以来,累计组建“敲门行动”“红管家”等112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政策宣讲、法治宣传、农村道路巡护、义诊义剪、困难帮扶等活动292场次,服务群众近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