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站高新区磨店社区党委立足新时代党员教育新要求,聚焦上好“充电课”“专业课”“实践课”,着力提升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抓好理论培训,上好“充电课”。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严格执行“第一议题”,确保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开展各类学习培训1200余次,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采用“理论课题+青年上台+座谈交流”形式,打造“青”字号领学平台,每月邀请省市党校老师开展专题讲座。课后设置“学习体会-分享-互动问答”环节,由青年党员担任“主讲人”,发挥青年党员学习主观能动性。依托“黉门讲堂”平台,积极拓展非公及新兴领域党员培训,在社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黉街红色驿站等阵地,定期邀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开展专题党课教学,各非公党支部结合主题党日,年均组织1~2次红色教育基地实地参观学习,持续提升非公领域党员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注重能力提升,上好“专业课”。构建“老带新”传帮带机制,结合“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邀请老党员、先进典型与青年党员开展面对面交流,分享成长经历、传授工作经验,教育引导党员立足本职、担当作为。打造“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立体化实训体系,邀请“黉门讲堂”合作大学教授开发实训课程,开设以DeepSeek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题培训;围绕物业纠纷调解、城市管理应急处置中产生的网络舆情处置等实战需求,模拟“小区电梯维修纠纷”“商铺占道经营投诉”等6类典型情景,组织开展分组实景演练,激发党员干部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应急处突、媒介运用和专业操作能力。
开展志愿服务,上好“实践课”。打造“一驿站一基地”教育矩阵,通过升级职工书屋建成“青年党员成长驿站”,内设读书角、研讨室等功能区域,配备《论述》《摘编》等书籍120余册,并常态化举办青年“黉门说”活动。同时与安徽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同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基层治理大家谈”等专题活动,有效促进校地资源互联互通和双向赋能。实施“新老交接”行动,组织青年党员开展“窗帘之约”志愿服务,与独居老人结对,依托“敲门行动+微信打卡”实现日常健康监测。截至目前,累计摸排并服务60岁以上独居老人97人,入户开展各类服务440余次,包括生活困难老人提供代买代办、心理疏导、打扫卫生、晾晒被褥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