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瑶海区长淮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工作,构建“三三”模式,不断增加理论厚度、增强课堂广度、增进实践温度,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让党员教育有“味”更有“为”。
以“三个聚焦”把准方向,让党员教育更具“靶向性”。持续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确保教育不走偏、见实效。聚焦政治引领,锚定思想“定盘星”。街道党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相关部署要求,组织党员干部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原著原文,持续强化全街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纪律意识,覆盖城市社区党员、企业党员、新兴领域党员等群体3000余人。聚焦需求导向,找准能力“增长点”。在党员教育培训课程内容设置上,街道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党员岗位履职所需、基层治理所急,针对性设置“进网入格”网格化工作、宣传工作专题辅导等培训内容,着力提升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聚焦载体创新,打造学习“主阵地”。运用丰富多元载体激活培训效能,让党员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富活力。今年以来,长淮街道共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7次;理论宣讲活动100余场,覆盖党员群众2000余人次;针对性举办流动党员“凝心铸魂”春训、“四治融合”党员夏训,培训骨干党员400余人。
以“三个强化”夯实基础,让党员教育更具“实效性”。多维度发力,筑牢培训保障体系,推动教育成果落地生根。强化师资力量,打造教学“师资库”。街道党工委书记、班子成员带头讲专题党课72次,并邀请区委党校教授、区直部门业务骨干等专业人士授课,组建由“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构成的10人复合型“师资库”,形成“领导带头讲、骨干现场讲、专家精准讲”的立体教学格局。强化制度创新,织密学习“保障网”。制定“线上+线下”双线学习制度,确保党员教育常态长效。线下将“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活动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深度融合,线上依托街道6个远教终端站点,组织党员群众观看每周固定时段播放微党课、红色电影、学习身边榜样等,确保学习有计划、有实效。强化红色教育,激发学习“内动力”。以情景党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观看安徽先锋平台“红色影视播放季”专题影片、开展红色基地实地研学等,累计覆盖党员800余人。通过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引导党员赓续红色血脉、筑牢信仰之基,切实增强党性修养。
以“三个结合”延伸触角,让党员教育更具“生命力”。打破“课堂局限”,推动学用结合,让培训成果在实践中焕发活力。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让初心使命“亮出来”。把培训课堂延伸至社区一线,引导党员在为民办实事中践行初心。围绕城市管理、物业管理、消防安全整治等领域进行专项提升,发动党员、居民、志愿者等参与整治工作,整改乱堆杂物等问题490余个,清理卫生死角235处,清理绿化带内垃圾、枯枝杂草121处。推行网格员“进网入格”工作,共21名网格员,覆盖29个小区、16689户居民。今年以来,依托网格收集发现诉求矛盾问题数234个,回应化解诉求矛盾问题数214个。与“窗帘之约”相结合,让服务效能“强起来”。以“窗帘之约”为载体,将党员教育成效转化为精准服务的行动力。线下组织“敲门行动”,累计走访“窗帘之约+”服务对象、孤寡老人、高龄老人、残疾人千余户,摸排“四类人群”534人,纳入服务对象22人。建立志愿服务队6支,定期开展理发、健康义诊等“微服务”,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关怀,让服务既有温度又有力度。与安全生产相结合,让责任担当“实起来”。把党员教育与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结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防线。持续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小区、商铺进行安全检查及安全知识宣传,排查餐饮企业、个体经营户620家用气安全隐患997处,针对发现的问题,党员干部带头推动隐患完成整改976处。(汪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