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站高新区三十头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培训方式,突出学悟结合、知行合一,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探索塑造“理论学堂+行走讲堂+实践课堂”立体化教育矩阵,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
办好“理论学堂”,构建党员教育分类管理新格局。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党员差异化需求,三十头社区党委因地制宜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坚持学用结合,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微课堂宣传教育活动,以菜单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居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延伸学习触角,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各级党组织依托党员微信群建立“移动课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作为党员教育的主课、必修课,定期推送“知识礼包”36次,为党员充电蓄能。通过组织专题辅导讲学、党员自学、集中研学、线上教学等方式,选拔出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的退休教师、青年党员干部等志愿者,组建了“巾帼宣讲团”“银龄宣讲团”等8支志愿宣讲队伍,深入社居、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互动式宣讲”90余次。依托专题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引导基层党员结合使命、联系岗位职责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党性修养。
搭建“行走讲堂”,打造党员教育学习实践新场景。社区党委坚持把红色资源作为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党员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依托辖区周边丰富红色资源,先后组织党员参观中渡江战役纪念馆、六尺巷等红色教育基地12次,让“传统会场”变“精品课堂”,在可看、可听、可感的浸润式教学中提升党性修养。此外,社区党委挖掘“家门口”的教育资源,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搭在工厂车间,创新打造“共享课堂”、“田间课堂”等载体,实现“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特色教学模式,为党员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截至目前,共开展上门送学、阅读有礼等活动20余场;依托《一生交给党》、《南京照相馆》等红色电影资源,组织党员开展朗诵、宣讲、微视频拍摄等6项系列活动,引导党员群众切身感受革命历程艰辛、辉煌成就来之不易,从主旋律中汲取前行力量、追忆初心使命。
拓展“实践课堂”,引领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新动能。社区党委聚焦升温党群关系,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员教育培训成效的“试金石”,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暖民心行动”等实践活动,找准“群众所需”与“党员所能”的结合点,收集群众的困难和民生诉求,设置需求清单,列出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努力做好为民服务“关键小事”。通过实施部门联系社居领办项目、党员“双报到、双服务”等行动,围绕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等工作,组织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等多方力量,开展政策宣讲、矛盾调处、困难帮扶、农技指导等实践性活动60余场次,携手团委、妇联、工会等部门开展垃圾分类、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26次,为居民营造良好居住环境。各社居依托“书记项目”特色品牌,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提供理发、缝补、磨刀、义诊等服务21次,解决群众急愁难盼问题40余件,以“小服务”带动“大民生”,不断激发社居发展内生动力,释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活力。(范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