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肥西县将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建核心工作,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通过严控入口源头、创新培育方式、健全保障机制,着力锻造政治过硬、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围绕“严”字做文章,筑牢政治根基定盘星,把好“入口关”。严格按照党员发展“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方针,建立发展党员“负面清单”“党支部初审—基层党委预审—县委组织部复审”三级审查体系,重点考察入党动机、政治立场和现实表现,凡是未经政治审查或者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发展入党。自2022年开展政审联审以来,共审查1760人次,27人被暂缓发展或取消资格。推行“五公开、三公示”制度,即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五个阶段全程公开,关键环节进行公示,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公开公正透明。强化培训培养。为新发展党员量身定制培训计划,线上利用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肥西先锋网等平台,让党员随时随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线下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党校老师、先进模范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实地参观等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围绕“新”字下功夫,锻造知行合一先锋队,把好“培训关”。针对党员构成多元、需求多样的特点,积极打造“党建智慧+”平台,通过宣读文章、视听学习、每日答题、趣味答题等方式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精心打造“红色课堂”,选树县内刘铭传故居、肥西烈士陵园、乐平社区红廉文化广场等9个主题党日教育基地,党员们通过观看珍贵史料、聆听生动讲解、重温入党誓词、参与情景教学等方式,强化党性锤炼、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开设“实践课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一起参与文明创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活动,在一线检验党员教育成果。创新举办流动党员、“三新”领域党员专题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沉浸教学+组织生活+交流研讨”的方式,及时“充电蓄能”,引导流动党员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以来,已组织1952人参加各类基层实践80场次,累计为民办实事9667件。
围绕“用”字出实招,激活实干担当新动能,把好“保障关”。创新管理模式,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推行“分类管理”。建立“四联四定”和“在职党员报到”等机制,组织77家县直单位5681名在职党员干部深入社区一线,在文明创建、交通劝导、矛盾调解等城市精细化管理上主动作为、发挥作用。安排专人负责流动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双边共管、双向互动”管理机制,通过系统推送、函商对接等方式,实现流动党员管理“有机衔接、共建共管”。对居住分散、难以集中参加组织生活的年老体弱党员等重点人群,建立动态信息台账,纳入“窗帘之约”行动,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及时帮助解决困难诉求。激励关怀促担当,综合运用“两优一先”评树、表彰奖励等措施,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和党组织加强政治激励、事业支持和资源保障,定期对生活困难党员开展帮扶慰问。2025年,全县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620枚,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特困群众等2714人。(吴欣茹 孙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