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党员教育工作

长丰县水湖镇:“三链”融合提升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实效

发布日期:2025-11-11信息来源:长丰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李家琳】

近年来,水湖镇积极探索,以“组织链、学习链、作用链”三链深度融合为抓手,着力构建覆盖全面、管理精准、学用结合的党员教育矩阵,有效解决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难的问题,激发了基层党组织活力。

织密“组织链”,筑牢党员教育管理根基。着力优化组织设置,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科学划分教育网格。遵循“就近就便、规模适度、利于管理”的原则,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科学划分党员教育微网格180个,实现教育管理触角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创新动态分类管理模式。建立党员信息数据库,推行“红黄蓝绿”四色动态分类管理:红色标注流动党员,依托线上“云支部”跟踪联系;黄色标注年老体弱党员,安排帮学人员“送学上门”;蓝色标注务工经商党员,侧重提供政策技能信息;绿色标注能正常参学党员,带头参与常态化学习,实现从“一刀切”向“精准滴灌”转变。建强教育管理骨干队伍。明确网格负责人职责,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其组织协调和教学辅导能力,确保各项教育管理措施在网格内有效落实。

延伸“学习链”,提升党员教育供给质量。坚持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并举,不断拓展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内容。搭建线上“云课堂”。充分利用微信等普及率高的即时通讯工具,建立村级党员学习交流群,定期精选推送党的创新理论解读、政策法规解析等优质学习资源,打造“指尖上的学习平台”,方便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夯实线下“主阵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依托智慧草莓园、小岗蔬菜基地等现场教学点,邀请致富能手、农技专家等讲党课15次,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推动学习成果转化。开展“志愿项目领办”行动,鼓励党员结合自身特长和所学知识,主动认领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项目,将服务群众的过程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实践课堂,实现学思用贯通。

激活“作用链”,彰显党员教育实践成效。注重将党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长效机制,依托四议两公开、“板凳议事会”等制度,建立从项目征集、论证到落实监督的全链条工作体系,严格规范党员教育活动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为党员作用发挥提供坚实支撑。搭建作用发挥平台。组织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精准掌握民生需求,建立“民生实事清单”,为精准服务提供依据。建立“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守护高龄和独居老人安全。聚焦民生实事赋能。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维护等重点领域,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红色集市”“义剪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120余场,推动一批民生项目落地见效,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